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集书省

集书省

官署名。南朝宋改散骑省置,为门下三省之一。有时仍习称“散骑省”。南朝齐、梁、陈沿置。掌侍从左右,谏诤献纳,纠劾百官,主掌图书文翰,集录诏令等文,撰述文章,收纳转呈诸奏闻文书,有异议得随事为驳。因拟诏出令之职移归中书省,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地位远逊东晋之散骑省。设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员,员外散骑常侍无员,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各四员,员外散骑侍郎无员,给事中无员。以散骑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与散骑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北魏前期置散骑省,孝文帝时改名集书省、职掌与南朝略同,兼修起居注,地位略高于南朝,然亦多委积冗官。北齐因之,设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六员,谏议大夫七员,散骑侍郞六员,员外散骑常侍二十员,通直散骑侍郎六员,给事中六员,员外散骑侍郎一百二十员,奉朝请二百四十员,又领起居省,设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各一员,校书郎二员。隋朝废。


官署名。为皇帝的侍从顾问官署,掌侍从、规谏、评议、驳正等事。南北朝时的南朝梁、陈,北朝的北齐等国设此官署。梁代的集书省,置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各四人。员外散骑常侍无员,散骑侍郎、通直郎各四人。又有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奉朝请、常侍侍郎。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有诸奏闻文书。意异者,随事为驳。集录比诏比玺,为诸优文策文,平处诸文章诗颂。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与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捕违。见《隋书·百官上·集书省》。陈承梁,皆循其制官。

北齐官制,多循北魏,也置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六人、谏议大夫七人、散骑侍郎六人、员外散骑常侍二十人、通直散骑侍郎六人、给事中六人……又领起居省。”见《隋书·百官中·集书省》。

猜你喜欢

  • 上官

    大官,高官。《商君书·农战》: “多货,则上官可得而欲也。”1、大官、高官。《商君书·农战》:“多货,则上官可得而欲也。”《管子·小问》:“请仕上官,授禄千钟。”2、上级长官。《后汉书·任延传》:“帝

  • 加俸

    (1)官员升赏方式之一。明制,官员有政绩者可以加俸,《明史·唐龙传》记唐龙“登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除郯城知县,御大盗刘六,数败之,加俸二等。”清制,官员升秩后即行加俸,亦有少数升秩后仅更新

  • 花园小都监

    官名。金置,见“花园”。

  • 文学史

    官名,汉朝郡国置,位在文学掾下,佐掾掌郡国学校和礼义教育等。参看“文学掾”条。

  • 同政事令门下平章事

    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辽朝官。

  • 清都郡丞

    官名。北齐置,清都郡次官,从五品。

  • 探马赤军

    元代镇戍兵的一种。探马赤,蒙古语,意为先锋官。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抽调士兵组成,作战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各地。如成吉思汗于公元1217年命木华黎攻宋时,组成五投下探马赤

  • 西绫锦院副使

    医官寄禄阶。宋置,和政二年(公元1112年)改称保和郎。

  • 主客尚书

    官名。汉朝以尚书掌主客曹政务,十六国后秦、西秦及北魏定为官名,置为尚书省主客曹长官。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罢。官名,即主客曹尚书。东汉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和北主客曹,曹中政务由尚书掌管。主

  • 恩俸

    清朝官员之加俸。雍正六年 (1728) 始命予吏、户、兵、刑、工五部尚书、侍郎双俸,后兼管部务大学士亦得双俸。乾隆元年 (1736) ,命在京文职一律发双俸。其原有之俸称正俸,新增部分称恩俸。初,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