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谚联
书名。清王有光撰。四卷。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书注释谚语三百零四条,揭露清代社会的腐朽,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个别处有宿命论、因果报应之说。全书以六条谚语说明其编排体例,有启、正、续、末诸目,每目之内,细目清楚。在清人笔记中别具一格。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老铁山房原刻本、同治间王氏补刊本。
书名。清王有光撰。四卷。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书注释谚语三百零四条,揭露清代社会的腐朽,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个别处有宿命论、因果报应之说。全书以六条谚语说明其编排体例,有启、正、续、末诸目,每目之内,细目清楚。在清人笔记中别具一格。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老铁山房原刻本、同治间王氏补刊本。
古族名。又称徐吾氏。在今山西屯留西北。商末文丁四年,周人曾加以征伐,得胜(见《竹书纪年》)。春秋时仍存。周定王十七年(前590),周伐茅戎,为徐吾氏所败(见《左传·成公元年》),杜预注认为是茅戎的别支
明定远(今属安徽)人。毛骐子。由管军千户积功进亲军指挥佥事,从朱元璋定中原,进指挥使。以讨滕州段士雄及捕倭浙东功,擢都督佥事。曾掌锦衣卫事,典诏狱。后坐胡惟庸党死。
1475—1545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字崇象,号阳峰。正德进士,选庶吉士,授修撰,预修《弘治实录》。进左谕德。嘉靖二十三年(1544)以礼部尚书入阁。著有《阳峰家藏集》。
即今广东南澳县南澳岛。明季设重兵屯守,清初为郑成功控制闽、粤沿海的重要基地,雍正十年(1732)置厅,驻深澳。1912年改为县,1947年迁治隆澳(后宅镇)。
官名。东汉末孙策置,以张紘任之,与长史张昭并参谋议,地位很高,常一人随孙策征伐,一人主持留守事务。见《三国志·张紘传》裴骃注引《吴书》。
官名。清代乐部神乐所主官。乾隆八年(1743)改神乐观知观设,一人,正八品。掌所事。十九年裁。
春秋时楚国人,字子荡。曾使晋参加会盟,应对得体,为叔向所称。鲁襄公三十年(前543)奉楚王郏敖命至鲁聘问,鲁人问楚之政事,他知令尹公子围谋夺权事而隐其情。鲁昭公元年(前541),公子围杀郏敖自立,他任
散阶官号。清代武职从二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二品封资政大夫,属绿营者从二品封骁骑将军,后各有变化。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统一称武功将军,只封武职从二品,遂成定制。
官名。西周始置,《周礼》夏官之属有虎贲氏,为宫中卫戍部队将领,掌王之出入仪卫之事。春秋战国沿置。汉代属中央禁卫军。原名期门,武帝置,平帝元始元年(1)更名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率领,职掌宿卫,禁卫皇宫。
北齐城名。即今山西曲沃县西北高显镇。《周书·越野王盛传》:建德五年(576),“大军又东讨,盛率所领拔齐高显等数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