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咸阳

咸阳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附近。因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在山水之阳,故名。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自栎阳迁都于此。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每灭一国,则“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又迁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此,大造宫殿,都城规模更为扩大。秦亡,为项羽焚毁。

猜你喜欢

  • 册封

    皇帝授藩属、诸侯、宗族、妃嫔与功臣等以封爵,皆举行一定仪式,对受封者宣读授给封爵名号的诏书。这种诏书叫“册文”,简称“册”。宣读后,将册文连同印玺授给被封人,称册封。清制,立皇后之礼称册立,余称册封,

  • 或作甿。平民。《孟子·万章下》:“君之于氓,固周之。”赵岐注:“氓,民也。”《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指商人;《孟子·滕文公上》:“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

  • 离石郡

    北周改北齐怀政郡置。治离石县(今市)。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又改石州为离石郡。辖境相当于今山西中阳、离石、临县等市、县地。唐武德初改为石州。

  • 辰龙关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地势高峻,关长里许,宽仅容双马,形势险要。清初吴三桂曾驻兵于此。

  • 梨岳集

    书名。唐李频撰。一卷,诗一百九十五篇。频曾官建州刺史。建州东南有梨山,频于建州有治绩,郡人建祠山中,且尊山为岳,因以名集。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王埜雕版成书。元明时,皆有刻本。《四部丛刊三编》依元

  • 呼毕勒罕

    亦作“呼必勒罕”。蒙古语音译。意为“自在转生”,或言“化身”。藏传佛教谓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及诸呼图克图身故之后,皆能寄胎转世,复接前生之职位,遂称其转世者为“呼毕勒罕”。参见“金瓶掣签”。

  • 幼丁

    清八旗人丁年十五岁以下者。

  • 默拉纳额什丁玛札

    维吾尔语意为默拉纳额什丁之墓。在今新疆库车。据传宋理宗时(1225—1264),默拉纳额什丁在龟兹地区传布伊斯兰教,得信徒十几万,影响巨大。死后葬此。墓室穹顶,具有伊斯兰特点。现存建筑物系阿古柏入侵库

  • 金宝严大师塔铭志

    金碑刻。大定二十八年(1188)立。记述宝严大师身世及佛教在金源内地传播情形。原在金上京会宁府古城西郊,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 元雍

    ?—528北魏献文帝子,孝文帝弟。字思穆。先封颍川王,改封高阳王。宣武帝时,屡迁司空,议定律令。孝明帝正光元年(520),进位丞相,与侍中元叉同决庶政。富贵冠一国,一食值钱数万,有僮仆六千,伎女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