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唆都

唆都

?—1285

蒙古扎刺儿氏。初为元世祖宿卫。中统三年(1262),从讨李璮还,奏籍私贩马于南宋者为兵,任千户,戍蔡州(今河南汝南)。以攻襄阳、樊城功,升总管。至元十一年(1274),授郢、复等处招讨使,戍郢州。从伯颜攻宋,下建康,任建康安抚使。十三年,元军取杭州,与参政董文炳留戍之,复奉命镇戍严州,镇压衢、婺、徽等州的抗元斗争。十四年,升福建道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事,连下福州等地,进参知政事、左丞,行省事于福州,遣使招谕南海诸国。十八年,授占城行省右丞。次年,统兵侵占城(今越南中部),取占城木城,进占大州,占城王退据山林,相持年余。二十一年,奉镇南王脱欢命率全军赴安南会合,屯天长。次年,引兵还,遭安南军截击,战死。

猜你喜欢

  • 阴凉河

    即今内蒙古英金河支流锡泊河。《辽史·天祚帝纪》:天庆七年(1117)以金人连下东京、春州、泰州,天祚帝“自燕至阴凉河,置怨军八营”,即此。

  • 移相哥勒石

    现存最早的蒙古文石刻。元太祖弟哈撒儿次子移相哥于太祖二十年(1225)左右所立。石高202厘米,宽74厘米,厚22厘米。文五行,共有蒙古文单词二十一个。勒石全文为:“成吉思汗讨虏花剌子模国还师,全蒙古

  • 陆诜

    1012—1070北宋余杭(今属浙江)人,字介夫。景祐进士。为北京签书判官,召试除集贤校理。历提点陕西刑狱,湖南、湖北、陕西转运使,知桂州。行部至邕州,集左、右江四十五峒首领诣麾下,检择工丁得五万人,

  • 陈锡麟年谱

    书名。清陈锡麟自编,陈鸿保续编。二册。谱主系同治进士,历官直隶栾城、静海、东光、邢台、清苑等县知县、天津府河间同知。是谱自记嘉庆十九年(1814)生日起,至光绪四年(1878)卒止,共六十五年间事。以

  • ①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史记·郑世家》“娶申侯女

  • 元英

    ?—510北魏宗室。字虎儿。袭封南安王。初为武川镇都大将。随孝文帝南下攻齐,败梁州刺史萧鸾,以功迁安南大将军,镇荆州。太和二十三年(499)为齐太尉陈显达所败,免官。及宣武帝即位,为使持节、假镇南将军

  • 羊真

    北魏鲜卑拓跋部以鲜卑语通称三公贵人为羊真。

  • 形而下

    与“形而上”相对。指有形体的东西。详见“形而上”。

  • 宛署杂记

    书名。明沈榜编著。二十卷。榜,湖广临湘(今属湖南)人。万历时任顺天宛平(今北京城西南)知县。据府中档册文件,兼采掌故时事,编成此书。记载明代北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风俗掌故资料。万历二十一年(1593

  • 马棚

    在今湖北黄冈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侯景将任约寇西阳、武昌,“邵陵王纶引齐兵未至,移营马棚”,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