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重
一称公子婴齐。春秋时楚国人。楚穆王之子。楚庄王十七年(前597),任左尹,将左军参与楚、晋邲之战。楚共王二年(前589)任令尹,率师伐鲁,逼鲁以工匠贿楚求和。同年,又于蜀(今山东泰安附近)主持有鲁、齐、秦、蔡、许、宋、陈、卫、郑等国参加的会盟。十六年,与司马子反率师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为晋大败。因楚共王斥责子反,遂逼子反自杀。二十一年,率师伐吴,遭吴反击,良将邓廖被俘,所部大半被歼,楚人归怨,忧愤成疾而死。
一称公子婴齐。春秋时楚国人。楚穆王之子。楚庄王十七年(前597),任左尹,将左军参与楚、晋邲之战。楚共王二年(前589)任令尹,率师伐鲁,逼鲁以工匠贿楚求和。同年,又于蜀(今山东泰安附近)主持有鲁、齐、秦、蔡、许、宋、陈、卫、郑等国参加的会盟。十六年,与司马子反率师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为晋大败。因楚共王斥责子反,遂逼子反自杀。二十一年,率师伐吴,遭吴反击,良将邓廖被俘,所部大半被歼,楚人归怨,忧愤成疾而死。
春秋祝丘地。西汉置县。治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属东海郡。东汉属琅邪国。刘宋时为琅邪郡治。北魏迁治于今临沂市西。隋大业初废入临沂县。
1229—1284南宋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字良臣。南宋末为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1276)降元,任福建宣抚使。十九年,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建议开新河以通漕运。二十一年,为国信使,出使日本,途中为
西汉置。西域骊靬人内迁居此得名。在今甘肃永昌县南。属武威郡。十六国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即此。《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今其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北魏以后作力乾。《隋书·地理
?—前221战国时齐国国君。公元前264—前221年在位。田氏,名建。齐襄王田法章之子。以后胜为相,胜多受秦贿赂,劝其朝秦。于是,齐国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抗秦。秦灭五国后,使王贲攻齐,秦军入齐都临淄
回纥*忠贞可汗多逻斯之汗号。
科场称谓。指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如总裁、主考等。
官名。西夏谏师位之一。为皇太子之师,在中书、枢密位下,与次等司等。
明洪武元年(1368)改廉州路置。七年降为州,九年属雷州府,十四年复为府。治合浦县(今属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钦州、合浦、浦北、灵山、防城港等市、县地。属广东省。1912年废。
唐时渤海人。历官文籍院少监。一次朝后唐,三次使日本。开平元年(907,日本延喜七年),首次使日。与菅原淳茂交友。后梁贞明五年(919,日本延喜十九年),再次使日。渤海亡后为东丹国英绪大夫。契丹天显四年
地方行政机构。与府级行政机构同。明代,隶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之御夷府二:建文三年(1401),置孟定御夷府,领耿马安抚使司一,授土官罕氏为世袭土知府;永乐三年(1405),置孟艮御夷府(今在缅甸),封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