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渠
在今山西文水县东。《新唐书·地理志》文水县(今县东旧城):“西十里有常渠,武德二年(619),汾州刺史萧引文水(今文峪河)南流入汾州。”
在今山西文水县东。《新唐书·地理志》文水县(今县东旧城):“西十里有常渠,武德二年(619),汾州刺史萧引文水(今文峪河)南流入汾州。”
水堰名。又名润禾堰。在唐江南道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西北二十七里。开元二十七年(739)刺史李琎增修,接古专陂,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入城隍及故永泰渠,溉田千余顷。
官署名。金代置。设于南京宫城。掌妃嫔出入,总领护卫导从。
268—342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敬康。世二千石,幼孤以孝闻。吴亡,迁洛阳。惠帝末,归乡,避石冰之乱,入新安山中,改姓孙,以稼穑读书为务。建兴初,年五十,始应召,为丞相掾。以讨华轶功,封余不
官名。北宋淳化二年(991)审刑院置,与知审刑院共同详复大理寺所断案牍,写出奏章,上于皇帝。后定员六人,以朝官充任。不限在职年月,其阶官但及三年,即引对迁官。元丰三年(1080),随审刑院并改,为刑部
1712—?清湖北蕲州(今蕲春)人。乾隆十二年(1747),于罗田、霍山等处密谋反清,托名明幼主朱洪锦,并捏造神迹,以符箓聚众,打造兵器,约期举事。十七年因官府查拿,率众据守英山(今属湖北)天堂寨。旋
书名。清梁章鉅撰。一卷。梁氏晚号退庵,故名。自乾隆四十年(1775)起,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止。逐年记载了梁氏一生事迹。凡梁氏家庭情况、师友关系、所任官职及所经历之重大事件、著作等均有记述,可供
?—约852唐人。太和初,以司农少卿出为汉州刺史,治绩称最。迁司农卿、京兆尹。开成元年(836),为武宁节度使,奏罢泗口税、场茶税以外杂税。会昌四年(844),复为京兆尹。时都市恶少以黛墨文身相夸,剽
?—1731清世宗皇后。满洲正白旗人,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初为雍亲王嫡福晋。雍正元年(1723)册为皇后。九年病死,葬易州泰陵,谥孝敬宪皇后。
?—736唐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世为著姓。武后时,应大礼举,为陈留主簿。中宗时,任监察御史。时吏部侍郎崔湜、郑愔犯奸赃被劾,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为之回护,他执正其罪,为时所称。累进中书舍人。睿
书体名。也称佐书、史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旧传秦统一后程邈所创,其说不确。秦统一前已出现,云梦秦简皆墨书秦隶。两汉时盛行。早期隶书称为“古隶”,在字形构造上较多地带有篆书的痕迹。据《汉书·艺文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