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铁塔
即棱金塔。又名玉泉塔。在今湖北当阳市区西玉泉寺山门外。北宋嘉祐六年(1061)以生铁铸成,惟塔顶一块铜塔刹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补铸。整体为仿木结构的楼阁式,高17.9米。计十三层,平面八角形,外为铁壳,内衬砖,塔心中空。由塔基到塔刹计四十四块构件。分段铸成,逐层选装,以榫扣合。不平处垫以铁片。是中国现存最高大完整的铁塔。虽经千年风雨,至今晶莹乌亮。
当阳铁塔
即棱金塔。又名玉泉塔。在今湖北当阳市区西玉泉寺山门外。北宋嘉祐六年(1061)以生铁铸成,惟塔顶一块铜塔刹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补铸。整体为仿木结构的楼阁式,高17.9米。计十三层,平面八角形,外为铁壳,内衬砖,塔心中空。由塔基到塔刹计四十四块构件。分段铸成,逐层选装,以榫扣合。不平处垫以铁片。是中国现存最高大完整的铁塔。虽经千年风雨,至今晶莹乌亮。
当阳铁塔
①太子所居之宫。亦为太子代称。《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毛亨传:“东宫,齐太子也。”孔颖达疏:“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②春秋战国诸侯妾媵所居之宫。故后世以为妃嫔代称。《公羊传
南宋端平二年(1235)以昌化军改名。治宜伦县(今儋州西北新州)。辖境相当今海南儋州、昌江、东方等市、县地。属广南西路。元属湖广行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儋州。
书名。清张穆撰。十六卷。作者于道光年间应祁嶲藻延请,复校祁韵士《藩部要略》时,以为编年史书当与郡国地志相为表里,遂广采《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书中有关蒙古史料,撰为是书。全书以史志体例,分述自古至
1830—1900清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字鉴堂。捐纳为县丞,迁知县。光绪五年(1879)任冀州知州。七年升永平知府。为官清廉,时称“北直廉吏第一”。张之洞荐为浙江按察使,未到任,移广西。中法战争期
隋开皇十一年(591)分桂林县置。治今广西柳州市。属象州。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为昆州治,贞观八年(634)至明、清为柳州、柳州府治。1931年改为柳州县。
见“宗士”。
西汉晁错上文帝奏疏。疏中总结秦朝戍边“一岁而更”,劳民伤财之教训,提出徙民实边,长居边疆,筑塞守备,为有效抗击匈奴攻掠的策略。
即“亦乞列思”。
北魏正始中置。治今陕西勉县西老城东南。属华阳郡。隋大业初改为西县。
书画术语。唐张怀瓘著《书断》,对前代书法比较优劣,分神、妙、能三品,源于南朝梁庾肩吾《书品》上、中、下三等说。后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又按三品分上、中、下等评画。并在此格之外,列不拘常法者谓之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