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仆(僕)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群吏庶民的奏告,奉王命吊劳。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群吏庶民的奏告,奉王命吊劳。
罪名。因过失而定罪、量刑不当。《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失鋈足,论何也?如失刑罪。”《晋书·刑法志》张裴曰:“不意误犯谓之过失。”
三公府下属诸曹职吏的统称。
蒙古语,意为守门者。汉译户郎、户者。别译额䦍赤、额兀迭臣。蒙、元怯薛执事之一,掌宿卫门禁。中书省、宣徽院下也设有多人。
见 “杨 韦 事变”。
即“推鞫”。
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册封略阳清水氐豪帅杨氏的称号。始于仇池公杨盛。至北魏景明年间,宋、齐、北魏皆以此号封杨氏统治者。
官名。(1)《周礼》中的乐官。春官之属。大师属员。上士爵。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大祭祀、飨宴,登歌击磬。小祭祀、小乐,掌鼓定音乐节奏。(2)北魏置。设立“中正”之前负责评定拓跋鲜卑统
即“达延汗”。
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称前藏。1914年以前藏太昭(江达)以东旧康部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
官名。北魏置,为皇帝的侍从官员,多由亲贵子弟充任。隋代置为内侍省长官,员二人,从四品上,以宦官充任。炀帝大业三年(607)称长秋令,改用士人。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为内侍省长官,员四人,从四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