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桓冲

桓冲

328—384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幼子,小字买德郎。有武干,除鹰扬将军、镇蛮护军、西阳太守。从其兄温攻战有功,迁义城、新野二郡太守,镇襄阳(今属湖北)。又从温破姚襄,进号征虏将军,赐爵丰城公。寻迁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在州十三年,温死,为中军将军,都督扬、江、豫三州军事,扬、豫二州刺史。宁康三年(375),谢安以时望辅政,他请解扬州让安。改授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并中军,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复解徐州,迁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后迁荆州刺史,镇江陵(今湖北荆州)。以苻秦进逼,移镇上明城(今湖北松滋西北长江南岸)。太元八年(383),以秦主苻坚内侵,欲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却之,遂以为安非将略之才,及坚在淝水被谢玄击败,惭恨成疾。

猜你喜欢

  • 至顺镇江志

    元地方志。俞希鲁撰。二十一卷。希鲁字用中,永嘉平阳(今属浙江)人。从其父德邻侨寓镇江。曾官从仕郎、衢州路江山县尹。此书前列郡县表、官制表,次分地理、风俗、户口、土产、田土、赋税、山水、神庙、僧寺、道观

  • 虞仲文

    ?—1123辽武州宁远(今山西五寨北)人,字质夫。举进士。历仕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保大二年(1122),拥耶律淳称帝,为参知政事、领西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外诸军都统。

  • 雁门山

    又名雁门塞。在今山西代县西北。相传因其双峰陡绝,雁度其间,故名。《尔雅·释地》:“北陵西逾雁门”,郭璞注:“即雁门山。”又句注山与此山冈陇相接,故亦有雁门山之称。

  • 朝服

    君臣朝会之服。周代有玄冠、缁衣、素裳等,属吉服。聘仪、祭享时亦可穿戴。后代沿袭变化,尊卑异制。晋代制度,皇帝为通天冠、绛纱袍、皂缘中衣;群臣则冠帻各一,绛绯袍、皂缘中单衣领袖各一领,革带袷袴各一等。唐

  • 家丞

    官名。(1)即“太子家丞”。(2)即“公主家丞”。(3)王国、侯国属官。西汉列侯食邑千户以上置;三国魏王国、侯国皆置,西晋侯国亦置;南朝梁引侯食邑千户以上置。与庶子共掌国内事。(4)太妃属官。三国魏王

  • 丘熺

    清广东南海人,字浩川。嘉庆十年(1805)经商于澳门,时种牛痘之法自吕宋传入,乃亲身试之,并施之家人及亲友,有显效。于是专事种痘,凡数十年,均无一失。著有《引痘略》,为中国介绍引种牛痘较早之专书,书成

  • 金陵癸甲新乐府

    书名。清马寿龄撰。抄本。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作者与张继庚等潜伏城中,阴谋勾结清军内外夹攻,事发,张继庚被镇压,作者逃出作此新乐府,每诗言一事,内有催进贡、搜财物、当圣兵、姊妹馆、禁裹足

  • 马那思

    即“马纳思河”。

  • 手板

    ①官员用具。官员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手中所持用以记事的板。先秦称“笏”,汉魏以后称手板或手版,一说西晋以后始称手板。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长官所持仍称“笏”。多以竹、木制成,或以玉、象牙或***等制作。

  • 潘锡恩

    ?—1867清安徽泾县人,字芸阁。嘉庆进士。历任侍读学士、光禄寺卿。道光五年(1825)命以道员发往南河,补淮扬道。次年授南河副总督。后累迁至兵部、吏部侍郎。二十二年上疏言治河策,并以图说进。寻为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