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
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唐永徽年间,高祖子滕王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往岭南省父过此,应邀即席作《滕王阁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篇。阁历经修建,几经迁徙,原址已无从确定。1926年为军阀焚毁,1989年修复。
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唐永徽年间,高祖子滕王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往岭南省父过此,应邀即席作《滕王阁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篇。阁历经修建,几经迁徙,原址已无从确定。1926年为军阀焚毁,1989年修复。
中医术语。指舌的本体。舌诊内容之一。观察舌质色泽和形态的变化,可辨别气血津液的盈亏,邪正的衰盛,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正常的舌质为淡红色。若舌淡属气血虚,舌红为热,舌绛为热盛,见于外感热病为热入营血。
书名。唐高少逸撰。原为二十卷,合为十卷。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因黠戛斯遣使朝贡,莫知其国本原,乃奏请诏少逸撰写本书,总述二百一十国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明末清初的云图集。明刘基作序,实为后人伪托。有各种抄本,并以多种书名流行,如《白猿经风雨占候说》、《白猿献三光图书》等。全书主要描述云和天气之关系,共附云图一百三十二幅,每幅云图上均有说明文字,根据当
西汉末年人。王莽秉政时为前辉光。元始五年(5)平帝死,奏言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有丹书。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由此始。太保王舜等即共奏请太后下诏,令王莽居摄践祚,称“摄皇帝”。
1599—1647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原名时泽,字宇霖(一作汝临)。明诸生。崇祯时官至户部员外郎,南明弘光时进户部郎中。隆武元年(顺治二年,1645),以拥立隆武帝功,擢户部侍郎,旋拜东阁大学士。次年
清安徽全椒人,字芳谷。乾隆举人。历任江西浮梁(今景德镇)、新建知县。聪敏勤学,精于历算,通中西之学。著有《乾象拾遗》、《春晖楼集》。惜多散佚。
?—1893清蒙古镶白旗人,杭阿坦氏,字乐山。光绪八年(1882)擢山西按察使。次年迁布政使,后调直隶布政使。十二年擢湖北巡抚。十五年改察哈尔都统,后调热河都统。卒于任。
战国秦国门观名。阙系宫殿、陵寝、祠庙等前面的附属建筑,多是成对建置,先立较高的砖石台基,台上建单层或有重檐房屋。两台之间为通道,因称为阙。秦孝公十年(前352),卫鞅围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降之,
秦代在隐蔽的官府机构中服役的工匠,多以免罪的刑徒充任。《睡虎地秦墓竹简·军爵律》规定,工隶臣斩获敌首和有人斩敌首来赎免他们,“皆令为工。其不完者,以为隐官工”。不完者指免罪前受肉刑而致伤残的人。
学校名。即云南陆军讲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在昆明开办。培训新军和巡防营等带兵官。李根源任监督,次年擢总办。顾品珍、刘祖武和罗佩金、唐继尧等为专任或兼任教官。有甲、乙、丙三班,分步、骑、炮、工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