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所
官署名。元代置,掌转运军需粮草。世祖中统三年(1262)由军储都转运使司改置。四年,改为漕运司。
官署名。元代置,掌转运军需粮草。世祖中统三年(1262)由军储都转运使司改置。四年,改为漕运司。
494—538东魏广宁(今河北涿鹿)人,字延敬。初从怀朔镇将葛荣起义,署为王。荣败,率部降魏,拜广宁太守。后随晋州刺史高欢入洛阳,官尚书左仆射。东魏初,出讨荆蛮,拜侍中。复平河北流民,迁徐州刺史。天平
科举考试用语。亦称公卷。唐时科举考试前,举子须将平时所撰诗文写成卷轴,投送礼部,以作参考。因礼部属尚书省,故称。五代因袭唐制。后周显德二年(955),窦仪奏请省卷纳五卷以上,诗、赋、论各一卷,余为杂文
即“智”。
1818—1864清满洲正白旗人,呼尔拉特氏,字礼堂。由前锋补骁骑校。咸丰三年(1853)随胜保堵击太平天国北伐军,升佐领。六年调援湖北,隶江宁将军都兴阿部,与太平军激战于鄂皖一带。八年都兴阿离营后,
学官名。北齐始置,二十人,协助四门博士教授四门学生。隋初沿置,五人,从九品,开皇十三年(593)罢。唐代复置,三至六人,从八品上,职掌如故。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十六卫之一。龙朔二年(662)改右候卫置。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与左金吾卫同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以执御非违,领翊府及诸折冲府府兵。下设长史、录事及仓、兵、骑、胄曹参军事。天
商代外服诸侯君长统称。为商代名义上的属臣。主要指侯、伯、任(即男)等。与殷正百辟对应。参见“殷正百辟”。
土司名。明永乐四年(1406)置,治所在今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居民主要为傈僳族。
旧时称官吏所得之薪水。见“俸”。
散官名。明洪武四年(1371)置。初授库副使、仓丞等,后内官品秩屡更,则专授从七品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