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谅
晋丹阳(治今江苏南京)人,字幼成。少有干略。初参大将军王敦府事,累迁交州刺史。时梁硕自领交趾太守,迎前刺史修则子湛行州事。广州刺史陶侃诱湛至谅所,遂杀之。又谋刺硕,为硕举兵围于龙编(今越南北宁仙游东),城破被俘,不屈死。
晋丹阳(治今江苏南京)人,字幼成。少有干略。初参大将军王敦府事,累迁交州刺史。时梁硕自领交趾太守,迎前刺史修则子湛行州事。广州刺史陶侃诱湛至谅所,遂杀之。又谋刺硕,为硕举兵围于龙编(今越南北宁仙游东),城破被俘,不屈死。
元置。治今贵州安顺市。隶普定路。明初省。清康熙十一年(1672)复置。为安顺府治。1912年废县入府。1913年废府,以原区域复置普定县,改治定南(城关镇),即今县。
书名。清松筠撰。一卷。是书为松筠于乾、嘉间任驻藏大臣时根据经历见闻所撰。内容记述经营管理当地的安边、抚藩、戒怒、遏欲、抑强、除苛等二十八条,今已无图,其中审隘、量敌二条记述山川形势、边隘卡防。清黄沛翘
①东晋、南朝散骑(集书)省别称。②唐代门下省之别称。
官名。清代六科主管。康熙五年(1666)改都给事中设。每科满、汉各一人。掌发科抄,稽庶政,注销各衙门文卷及发给敕书、赴任文凭,察核奏销册、文武生童学册等事。初制,满员四品,汉员七品,康熙九年,俱定七品
?—前529春秋时燕国国君。公元前535—前529年在位。燕惠公去国后即位。后齐景公率齐、晋联军伐燕,送燕惠公返国。他向齐求和,与齐景公在濡上(易水支流,今河北任丘西北)结盟,齐还军。燕惠公返国后旋死
水渠名。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开凿。在今宁夏汉、唐二渠间。自宁朔(今宁夏银川市)汉渠口上游五里处引黄河水北流七十五里,至贺兰县界合唐来渠。东岸支渠九,西岸支渠六,共溉田一千一百余顷。雍正九年(17
?—1150金太祖子。本名阿鲁补。天眷元年(1138),封邢王。皇统三年(1143),为东京留守,拜左副元帅,兼会宁牧。进拜都元帅,判大宗正事。九年,进太保,领三省事,兼左副元帅,领行台尚书省,封曹国
书名。明陈司成著。二卷。于崇祯五年(1632)成书。内容分总例、或问、治验、方法及宜忌等五部分。记述了先天性霉(梅)毒及霉毒的传染性,肯定霉毒由性交和非性交传染及遗传等;并指出该病在治疗方面应采取隔离
官名。(1)战国齐置,掌书记之事。又称尚书。《吕氏春秋·骄恣》:齐宣王“遂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2)唐太子内官,三人,从八品,掌符契、经籍、传宣、启奏、教学、禀赐与
?—1450明贵州平越(今福泉)人。苗族。正统间,因不堪边将及有司剥削侵凌,发动苗族起义,自称划平王,围平越及诸城堡达半年之久。景泰元年(1450),在明军镇压下,被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