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王门四句教

王门四句教

明王守仁为学宗旨。《阳明全书·传习录下》:“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世谓之“王门四句教”,或称“四句宗旨”。盖以“无善无恶”为良知本体,意念(思想和欲望)方有善恶之别,主张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良知”克服“恶念”,做到“为善去恶”。陈建、顾宪成直斥之为禅,而刘宗周、黄宗羲则疑为王畿所伪托。参见“天泉证道”。

猜你喜欢

  • 北郊坛

    东晋咸康八年(342)立。在今江苏南京市北,覆舟山(今九华山)南。南朝宋时屡有徙移,后复旧处。梁太平元年(556),北齐军“至玄武湖西北莫府山南,将据北郊坛”,即此。

  • 潘潢

    明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字荐叔,号朴溪。正德进士,授乐清知县。嘉靖二十八年(1549)官至户部尚书,次年调南京工部,又改南京兵部尚书。后致仕卒。著有《朴溪集》。

  • 孛术鲁德裕

    ?—1217金隆州(今吉林农安)猛安人,本名蒲剌都。初补枢密院、尚书省令史。累迁少府监丞。明昌末,修北边壕堑,立堡寨,有功。贞祐二年(1214),由御史中丞迁参知政事兼签枢密院事,行省大名。三年,中都

  • 檇王

    即“王子余臣”。

  • 援照军功外奖酌给功牌成例

    清政府为奖励工商业发展所作的补充规定。光绪三十三年(1907)农工商部颁行。规定凡商人出资一万元至八万元、经营有实效者,分别酌给七品至九品的奖牌顶戴。

  • 云笈七签

    签(籤)书名。北宋张君房编。一百二十二卷。系其所编《大宋天宫宝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已佚)的摘要。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总称

  • 热论

    唐时室韦都督。先后于会昌元年(841)、会昌二年两次朝唐,赐宴麟德殿。

  • 朱瞻垠

    1405—1421明宗室。仁宗第四子。永乐时封静乐王,十九年卒。仁宗即位,改封蕲王,卒谥庄献。无子,封国除。

  • 朱舜水

    即“朱之瑜”。

  • 邵阳县

    西晋武帝避其父司马昭名讳改昭阳县置。治今湖南邵东县东。属邵陵郡。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今邵阳市。属长沙郡。唐为邵州治,南宋为宝庆府治,元为宝庆路治,明、清又为宝庆府治。1913年改为宝庆县,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