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瓦寺宣慰司

瓦寺宣慰司

土司名。明置。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涂禹山,涂禹山亦名铜山,故当地又称该宣慰司为铜土司。正统年间,茂州、威州、汶川等地羌人暴动,明军屡征不获平息。旋令董十韩胡琼布思六本出兵镇压,因其年迈,由弟雍中罗洛思代之领兵,战后留涂禹山,为瓦寺土司,影响及于威州、汶川、灌县、河西一带。清顺治九年(1652),土司曲翊伸归附,授安抚司。康熙五十九年(1720)用兵西藏,土司桑郎温恺从征,并派巴塘护送粮食,因功加宣慰司衔。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军抗击廓尔喀入侵,该土司曾遣土兵助战。嘉庆元年(1796)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寻升宣慰司,为藏、羌地区历时最久、影响甚大的土司之一。

猜你喜欢

  • 宝昌丝厂

    外商企业。清光绪十七年(1891)由法商继承旗昌丝厂重新组建而成。资本八十万两银。有缫丝机近一千台。

  • 诸司

    ①众官吏;众官署。《左传·桓公十三年》:“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新唐书·百官志一》:“诸司奏大事者,前期三日具状。”②官名。南宋国史实录院置,员一人,以内侍省官充任。

  • 禇人获(穫)

    1635—?明末清初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学稼、稼轩,号石农。精通经史,长于文学,与毛宗岗、尤侗、顾贞观等文人学者交游。康熙十四年(1675),所著章回体历史小说《隋唐演义》刊行。共二十卷、一百

  • 德格土司传

    书名。清德格地方僧人强巴衮噶坚赞撰。全书五十六叶。道光四年(1824,一说八年)成书。作者原为第十五世德格土司,中年出家,任德格更庆寺主,搜集有关其家世的史料,撰成此书。上起其先祖禄东赞长子绛巴贝避祸

  • 狐骀

    又名骀上。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春秋邾国邑。《左传》襄公四年(前569):“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即此。

  • 黄汝良

    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明起。万历进士。累迁国子监司业、礼部侍郎。天启五年(1625)官至礼部尚书。次年,因忤魏忠贤乞归。崇祯四年(1631)复职,请焚《三朝要典》,恤杨涟、左光斗诸臣。六年致仕。著

  • 阳寿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治今广西象州县。属象州,大业时属始安郡。唐大历十一年(776)后为象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省入象州。

  • 奋武佐校尉

    官阶名。清乾隆五十 一年(1786)改修武佐郎设,为武职从八品之封赠。

  • 齐圜钱

    战国晚期齐国青铜铸币。皆方孔有郭,背平素。 有“(賹)”、“賹四”、“賹六”三种面额,其大小、重量有规则地依次递增,径分别为2.2、2.9、3.5厘米左右,重量分别为1.4、5.8、8.8克左右。 “

  • 七教

    古代教育用语。古代伦理教育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和宾客共七个方面进行,称“七教”。《孟子·滕文公上》:“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为“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