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①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史记·郑世家》“娶申侯女”张守节正义引)。春秋初,为楚文王所灭,为楚邑。《春秋》昭公四年(前538):“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即此。②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①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史记·郑世家》“娶申侯女”张守节正义引)。春秋初,为楚文王所灭,为楚邑。《春秋》昭公四年(前538):“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即此。②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书名。一名《陶冶图说》。清唐英于乾隆八年(1743)奉命编进。该书记录了景德镇瓷器生产全过程。有图二十幅,每图配说明。图系孙祐、周鲲、丁观鹏同绘,说明为戴临书。该书是研究中国陶瓷史的重要资料。载于乾隆
1648—1717汉译文殊笑金刚。拉卜楞寺最大活佛。出身于夏河县甘家滩(今属甘肃),属于原始四大族姓之一的董氏。七岁从其伯父索南珠巴学经,十三岁出家依胜群悲海律师,受沙弥戒,十六岁习密法,二十一岁入藏
官署名。北宋置,掌京城大寺建筑修缮。设提点一人,以内侍充任;监官一人,以三班使臣充任。初隶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改隶三司。元丰改制,改隶入内内侍省。哲宗时,又拨归鸿胪寺。
南朝门阀士族中次于高门之门第。高门为右姓,其次即为次门。南朝宋宗越本为次门,曾被黜为役门。元嘉二十四年(447),宗越启文帝求复次门,许之。
一译摩诃衍那、大乘和尚。唐代沙州汉族名僧。汉地佛教在吐蕃的代表人物。早年曾在长安学佛教禅宗。吐蕃据沙州敦煌(781)后,应墀松德赞邀请去吐蕃传播汉地佛教。倡“顿悟”,与印度佛教所倡“渐悟”观点对立。贞
书名。清蓝鼎元撰。一卷,附《东征集》六卷。记康熙六十年(1721)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始末。起于是年四月,讫于雍正元年(1723)四月。鼎元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为该役清军主帅之一。鼎元参赞军务,一一亲见,
西夏官名。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有靳允中者,曾以副首领枢铭之官,与大首领“祖儒”嵬名聿正同为使臣入宋。
吏名。从事笔译,设于州以上官署。辽道宗大康九年(1083),定译史迁叙等级。金制,役满一百二十个月,即可出职。大定二十八年(1188)规定,省女真译史,从见任从七品、从八品、年六十以上者选用。元制,役
书名。一名《光绪二十四年中外大事汇记》。清末倚剑生辑。二十九卷。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底,汇辑是年各报资料,继续鼓吹维新图强。分论说、学术、掌故、官常、交涉、兵防、农事、商业、工艺、矿务、历算、
明辽简王朱植后裔。 初封句容王,嘉靖十九年(1540)袭封辽王,以奉道教得帝宠,赐号清微忠教真人。多淫虐不法事。隆庆二年(1568)被劾,废为庶人,封国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