邘侯
即“鄂侯”。
即“鄂侯”。
1465—1530明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字如冈,一作如玉,号玉崖。弘治进士,授清丰知县,以廉干迁南京御史。正德初疏陈风纪八事,请留刘健、谢迁,并劾刘瑾擅权,逮下诏狱。瑾诛复官,致仕卒。
又名武夫山、戍夫山。约指今山西繁峙县东北恒山山脉东段。《山海经·北山经》:“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虖沱之水出焉。”
官名。西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初置期门,比郎,多至千人。平帝元始元年(1)更名虎贲郎,属虎贲中郎将,禁卫皇宫。东汉沿置,又有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之分。北魏亦置虎贲郎,太和十七年(
约85—162东汉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字节信。活动于桓、灵二帝时期。出身平庶,然耿介不同于俗,一生不得仕进,以著述终老于家。其学折衷儒学,博采道、法。认为“道者气之根”,“气者道之使”(《潜夫论
书名。一作《亢仓子》、《洞灵真经》。旧题周庚桑楚撰。共九篇:《全道篇》、《用道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唐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自称
1883—1937清塔布准巴(今西藏隆子县境)人。藏族。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光绪十八年(1892)在扎什伦布寺坐床。当时英国蓄意侵略西藏,极力挑拨他与达赖十三世的关系。三十年,英军侵占拉萨。次
五代十国时,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所立罢兵界标。后晋天福四年(939),彭士愁率溪、锦、奖等州蛮众与楚作战。次年战败,率田、向、覃、龚、朱等姓族人(今土家族先民)降楚。与楚盟于会溪(今湖南会溪坪)
春秋后期晋国争霸之会盟。鲁国自襄公十一年(前562)建立“三军”,三分公室形成分裂局面。次年莒侵占鲁东鄙,并围台(今山东费县)。十五年,齐也侵占鲁北鄙,邾侵占鲁南鄙,鲁告急求晋。晋悼公欲集诸侯伐邾、莒
地名。即今上海虹口江湾镇。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自广德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浙西制置使韩世忠以中军驻江湾邀击,即此。
?—约1901清安徽合肥人,字曙青。行伍出身。曾随刘铭传镇压捻军。光绪初署正定镇总兵,率练军驻新城。光绪十五年(1889)擢直隶提督,后率部镇压热河朝阳人民反教会斗争。二十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奉命率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