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歷)明代以监生往各衙署历事制度。凡派往各衙门写本,或随同御史出巡者,称杂历。名额有定数,计各司写本,户部十名,礼部十八名,兵部二十名,刑部十四名,工部八名,都察院十四名,大理寺、通政司各四名;随御
天文学名词。(1)指正在天球子午线上的恒星。黄昏时观测到的中星,称为昏中星;清晨时观测到的,称为旦中星。在不同的季节里,可以看到不同的昏中星和旦中星。反之,从所见到的昏、旦中星也可推知观测日所在的季节
官名合称。即宋代内侍省左班副都知与右班副都知,为宦官阶官,位都知下。元丰改制,定为正六品。元祐中,改为从六品。南宋复为正六品。
地区名。即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参见“岭外”。
1123—1183金山东宁海(今烟台)人,原名从义,字宜甫。家饶于财,号“马半州”。大定八年(1168),从王喆出家学道,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丹阳真人。往来传道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山东间。
?—823唐扶风(治今陕西凤翔)人,字会元。宪宗时官至户部尚书。著有《年历》、《通历》、《唐年小录》、《奏议集》等。
274—326晋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字思远。魏侍中应璩之孙。以学艺文章称。镇南大将军刘弘引为长史,委以军政。迁南平太守,假督南平等三郡军事。永嘉五年(311),洛阳为刘曜所破,怀帝被虏,为荆州
书名。南宋周密撰。二十卷。所记多为南宋朝廷大事,如张浚三战本末、绍熙内禅、诛韩本末、端平入洛、李全本末、淳熙岁币、梁泰公田诸条,言核事确,皆足以补史传之阙。他如记书画、针砭等事,对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针
官名。三国魏末散骑常侍有在员外者。西晋泰始十年(274)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当值,故名。东晋增至四员。属散骑省。职同散骑常侍,参平尚书奏事,并掌讽谏、侍从,位颇重。南朝属集书省,多以衰老之士担任,地位
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掌国家钱谷财物等财政收支,汉初沿置,至景帝后元元年(前143)更名为大农令,省称大农。秩中二千石,有两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大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