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七步寺

七步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纳道寺。在甘肃卓尼县多坎乡大峪沟口,地处洮河南岸。据《安多政教史》载,清康熙十五年(1676)由西藏彭域杰乌岗哇高僧赛康巴桑结嘉措,在第九代卓尼土司杨朝梁资助下修建并主持教务。有经堂、佛殿、禅房、围墙及闻思院等。后阿旺索法台,于雍正七年(1729)主持修建大经堂,复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参尼扎仓。阿旺索南曾在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获噶居巴学位,博学多识。当地宗教界以其为赛康巴之转世,该寺转世活佛系统自此始,共传四世。隶属于卓尼寺。寺内原供有象牙雕无量寿佛像、二世达赖根敦嘉措亲手雕刻之白檀香木法王像等。1958年除大经堂外皆遭火焚,现已不具昔日规模。

猜你喜欢

  • 族汝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祖儒。如史载宋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西夏派遣使臣族汝威明兴则等赴宋朝告毅宗谅祚母密藏氏卒。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怯绵里

    波斯语音译,据《元史·舆服志》载,义为“翦茸”。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元朝时为制作天子、百官质孙服之用料之一。

  • 石抹卞

    金将领。本名阿鲁古列。契丹族。石抹氏。群牧使五斤子。自幼习武,年十三已能射。天会(1123—1137)末,隶右监军完颜宗弼(即兀术)帐下。拒附太师完颜宗磐、左副元帅完颜挞懒,及宗磐、挞懒以罪诛,人多以

  • 云南机务抄黄

    书名。明张紞(字昭季,今陕西富平人)编。作者洪武十五年(1382)出官云南,在滇凡17年。收洪武十五年二月至二十一年七月敕谕制诰37道,悉依原文录之。内容包括军政机构的设置、屯种、兵食以及出征乌撒(今

  • 尔苏沙巴文

    我国自称尔苏的藏族中一部分人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尔苏语称之为“扎拉玛”。传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地。沙巴文是尔苏人中从事宗教活动的沙巴们使用的图画文字。沙巴

  • 开天弘圣帝

    金代对长白山山神的封号。金明昌四年(1193)十月,章宗御大安殿,备衮冕、玉册、仪物,用黄麾立仗800人,行仗500人,以此封号册封长白山山神。

  • 柘枝舞

    古代少数民族舞蹈。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曾在唐代长安盛行,有专业艺人称“柘枝伎”。该舞初为女子独舞,舞姿妩媚、健美,以鼓等伴奏。后发展为双人舞和人数众多的队舞,称“双柘枝”和“柘枝队舞”。

  • 子弟书

    满族旧日鼓词曲艺作品。全称“清音子弟书”。八旗子弟创作,故名。内容以明清小说或元明清杂剧、传奇以及北京风土人情为题材。有词有曲。词一般以7字句为主体,分短段与长篇。短段数十句乃至百句;长篇有数回乃至数

  • 沙州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沙州(今甘肃敦煌)地区的一部。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 申德

    渤海国将领。渤海人。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将军。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八年,925)九月,率五百渤海人亡命高丽,次年一月,渤海国亡(一说在契丹兵攻下上京龙泉府后始亡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