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不空

不空

705—774

唐代佛教译经师。全称不空金刚,又称不空三藏。梵名阿目佉跋折罗。原籍北印度(一说狮子国)。婆罗门种姓。幼年随父移居中国。15岁出家,从金刚智学梵本悉昙章及声明论。精通梵语、巴利语,善解一切有部经论。20岁受具足戒,补充金刚智译经,深得密教奥旨。开元二十九年(741,一说天宝二年,743)冬,奉师遗命(一说奉诏)立志往天竺取秘密经典梵本,登昆仑舶渡海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受其王尸罗迷迦(741—781)礼遇,每日以黄金斛盛香水沐浴。并从普贤阿阇梨学习密法3年。后又周游印度,于天宝五年(746)返回长安。带回狮子国王尸罗迷伽的国书及《十八会金刚顶经》和秘密经典梵本1200卷。奉敕住鸿胪寺(一说大兴善寺)。还于宫内设坛,亲为玄宗行灌顶法。代宗(762—779)时,曾受命进宫讲经,授为特进鸿胪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赐食邑3千户。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死后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其所译经有《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顶经》)、《金刚顶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发菩提心论》等百十部,143卷(一说77部,120卷)。受法弟子数以万计。其中尤以含光、惠超(新罗人)、惠果、惠朗、元皎和觉超6人最著名。

猜你喜欢

  • 石敬威

    ?—936后唐将领、后晋宗室。字奉信。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后从沙陀附唐,故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石万诠子,后晋国君石敬瑭堂弟。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李存勖,以战功,累历军职。天成

  • 奉宽

    ?—约1937清末民初蒙古族文人。字仲严。著有《清理红本记》4卷。这是一部明、清档案材料的摘录笔记。书中所记均为原清朝内阁库存图书的朱批本,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抄录了一些鲜见的红本材料,且对某些事情记述

  • 恒滚河

    清代水名。一作兴滚河、亨滚河。滚,一作衮。黑龙江下游的主要支流,前苏联称阿姆贡河。源出卓哩奇山(清文献一作杨阿林),东北流入黑龙江。本为中国境内之水,其流域,唐代为黑水靺鞨分布地,此后为女真人渔猎场所

  • 西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始祖※室点密,为突厥汗国创建者伊利可汗※土门之弟,约北周天和二年(567),灭哒,自立为西面可汗,游牧于乌孙故地(今伊犁河流域),原为突厥汗国的一个分封国。隋开皇三年(583

  • 德化蒲氏家谱

    回族族谱名。又名《蒲寿庚家谱》。福建德化县蒲氏后裔蒲振宗藏抄本。据考,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宣纸楷书,分4部分:(一)蒲氏家言; (二)蒲氏族谱凡例; (三)谱;(四)谱系表。记宋代

  • 梅何

    景颇语,意为“栽芋”。景颇族最古老的姓氏。据说景颇族先人最早学会栽种的作物是芋,后来才慢慢学会点种旱谷、玉米、荞等,故名。今天景颇族人在给亡魂祭献时必须用芋,甚至墓上也多画有芋的标志,以纪念祖先栽芋的

  • 射草狗

    元代蒙古礼俗之一。每年十二月下旬择一吉日,于大都(今北京)西镇国寺内墙下,洒扫平地,以杆、草束一人形、一狗形,剪杂色彩缎充为肠胃。先选择显贵世家子弟交相发射,射至糜烂后,以羊、酒祭之。而后,由帝、后及

  • 盐引

    金、元时期取售盐的凭证。元代、盐实行专卖,商人向盐运司纳钱钞,换取盐引,凭引至盐场取盐,贩运各地。太宗二年(1230),行盐法,每引盐400斤,价银10两。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中统钞9贯。至

  • 万俟受洛干

    即“万俟洛”(104页)。

  • 答隆

    明代乌思藏古地名。又作答笼。在今西藏林周西境。正统十一年(1446),其地喇嘛泥麻札失、想初领占等各遣使入朝贡马、赐宴及彩币等物。后,依明廷定例入朝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