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乾隆独山州志

乾隆独山州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10卷。清刘岱(时任知州)修,艾茂等纂。乾隆三十三年(1768)四月成书。内容包括圣训、天文、地理、营建、食货、秩官、武备、人物、艺文、杂志等,其中风俗、苗蛮、土官等篇是专记境内少数民族,主要为今布依族(旧称“仲家”)、水族(旧称“水家苗”)习俗及对“九名九姓苗”的考证。为研究清代布依族和水族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乾隆三十四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及贵州省博物馆藏书)、独山县档案馆抄本、贵州省图书馆抄本等。

猜你喜欢

  • 扎洗

    见“甲郡马”(559页)。

  • 守官僚

    古族名。僚人的一支。唐代对黔中道黔州东南地区僚人的总称。分布在※东谢蛮以南,即今贵州从江、荔波一带。俗与东谢蛮同。今侗、水、布依等族与之有密切关系。详见“僚人”(2454页)。

  • 葛勒可汗碑

    见“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786页)。

  • 和阗直隶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九年(1883)置。治所在今新疆和田县所在地。辖于阗(今新疆于田)、洛甫2县。管领村庄129处及5驿站。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为县。人口7.8万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少数为

  • 越离覩

    见“越里笃国”(2191页)。

  • 土尔扈特西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托尔和扎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土尔扈特部诺尔布附罗卜藏丹津叛,旋悔罪归清,获宥。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四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

  • 街子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生产和交换发展自然形成的定期初级市场。即集市。一般是选择一块较为平坦适中的地点,作为交易场所,初无店,亦无其他设施。每逢街日,附近各个村寨的人(包括不同民族)携带自己生产或采猎

  • 佤德昂语支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语支之一。包括佤、德昂、布朗3个语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潞西、瑞丽、沧源、西盟、孟连、澜沧、双江、耿马、永德、镇康和勐海等县,使用人口449716人(1990)。在国外主要分

  • 巴拉玛

    见“巴拉人”(410页)。

  • 劳翰

    清太祖侍卫家臣。清初时人。满族。刘姓,赐觉罗氏。世居长白山。少时随侍努尔哈赤,家居行军,行影不离。隶镶红旗满洲。努尔哈赤初起兵时,仅有父、祖遗甲13副,势弱境险,屡遭暗算。一次深夜,刺客闯入家门(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