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二·二五流血事件

二·二五流血事件

解放前国民党镇压新疆三区革命力量的事件。1947年2月20日,部分维吾尔族青年,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维文会”(维吾尔文化促进会)集会,强烈谴责国民党在新疆的罪行,并在会后组织示威游行,向省府秘书长刘孟纯提出30余条要求。次日,又组织5000人继续游行,提出50条要求。主要内容是:将国民党军撤出新疆,军队不要干政,在阿克苏和喀什成立民族军,以民主方式重新进行民选,撤换迪化区专员哈德万、省府副秘书长萨力士、哈密区专员尧乐博斯、和阗区专员奴尔别克(郝登榜)等职务,改革商业银行,救济失业群众等。事件发生后,联合政府内部以副主席阿合买提江、包尔汉为代表的部分人表示支持群众,以秘书长刘孟纯等为代表的少数人则坚决反对。双方坚持不下。24日,刘孟纯等偕同国民党军政要员宋希濂派军警、省党部和西北行营人员、三青团员,混入从三区逃至迪化的难民中策动请愿,高喊“打倒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25日,又再次组织汉、回、哈萨克等各族万余人到省政府请愿,并提出16条要求要阿合买提江解答。但当阿合买提江到场讲话时,却遭到破坏分子阻挠。在骚乱中,包尔汉的司机等数人被打死打伤。后因宋希濂恐事态扩大,派人将阿合买提江和包尔汉护送回府,始罢,但却借此大搞白色恐怖。由于反动派挑拨,各民族矛盾自此进一步加深。

猜你喜欢

  • 爱耶勿

    唐代回纥汗国末期外相。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国亡,偕特勤嗢没斯、阿历支、习勿啜、乌罗思兄弟率众2000余人赴唐振武塞(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降,受册封宁塞郡王、右领军大将军、归义军副使,赐姓名

  • 叱干阿利

    十六国时期夏国官员。鲜卑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其先世为叱干部首领,后以部名为氏。部帅他斗伏之侄。初戍大洛川。曾劝阻其叔将战败来归之赫连勃勃送往北魏,遭拒,遂潜遣劲勇于途中,劫勃勃送后秦高平公没奕于处,

  • 匹娄昭

    见“娄昭”(1762页)。

  • 折御勋

    938—977字世隆,五代宋初边将。党项族。折德扆子。后周时为永安军节度使右职。宋乾德二年(964)父卒,以衙内都指挥使、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三年,加府州防御使。开宝二年(969),太祖征太原,诣行

  • 哈亚窝亚

    拉祜语音译,意为“最贫困者”。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糯福区一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占有不均而分化出来的一个社会阶层。仅占有零星旱地,或没有自己的耕地,除有一二件破旧农具外没有耕畜,主要靠帮富裕阶层

  • 归化城厅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候补知州沈潜修纂。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后成书。手抄本。两函10册,共20卷。卷一参修姓氏、凡例、星度、建置;卷二巡幸、公署,卷三疆域、职官;卷四山川、学校;卷五典礼、田赋

  • 盘城

    见“锦州城”(2367页)。

  • 项四

    见“项崇周”(1569页)。

  • 古北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内阁学士安布禄和侍读学士席密图两人负责建立。该驿道从北京出发,经顺义、密云等县到古北口,然后从古北口经过昭乌达、锡林郭勒两盟9旗到达终点站。9旗即翁

  • 大祚荣

    ?—719唐代粟末靺鞨首领,渤海国创始人。唐总章元年(668),高丽亡,其部(栗末靺鞨的一支)迁居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因不堪营州都督赵翙侵侮,随父※乞乞仲象(一说即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