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28战国时中山国国君。白狄鲜虞人,姬姓。中山桓公复国,摆脱魏国统治,中山国日趋强盛,列于诸侯。桓公卒,继国君位,与西邻赵国冲突加剧。约于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趁齐、魏伐赵之机,引槐水围赵
书名。壮语南部方言考证及壮族土俗书译注。1册。近人闻宥(生前为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汉族)撰。内容考证前清镇安府、太平府属诸土州县司(今广西左、右江地区)壮族的语言及壮族民间常用的“土俗书”共107个单字
见“格哷博罗特”(1810页)。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
见“和硕特前头旗”(1451页)。
1865—1944清末民国画家。安徽寿县人。回族。学博艺精,性情孤傲。能诗善画,尤工山水人物。曾设画馆于北京,求画者络绎不绝。不畏权贵,以亲王府扩建,侵其画馆,举白牌抗议。后因面斥军机大臣端方,被押回
见“蔑儿乞”(2442页)。
?—1895清末撒拉族、回族反清起义首领。青海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平民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比西麦干率众起义,围攻循化城,兵败,被执送兰州杀害。参见“河湟事件”(
古代匈奴、鲜卑等使用的一种弓。角端似牛,角可为弓。《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其地产“角端牛,以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陆玑《毛诗疏》称: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曾以弓赠汉使苏武。
新疆北部诸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为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所致。1944年3月,国民党政府向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牧民强征军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