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佑宁寺

佑宁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在青海互助县。明万历十年(1582),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应蒙古土默特部之请,赴内蒙古参加俺答汗葬仪时,到青海巡礼各地,传播格鲁派,并于十二年(1584),到今寺北讲经传教,授记建寺。三十年(1602),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自内蒙入藏坐床,途经此地,扎地、浪加、火日、华仁等13部落头人以三世达赖授记为由,请求四世达赖建寺。次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四世达赖派达波扎仓寺住持第七世嘉色活佛端悦却吉嘉措赴青海,三十三年(1605),建成嘉色寝宫、经堂及部分僧舍,并建显宗学院,初具寺院规模。后在和硕特蒙古固始汗等地方势力支持下,不断扩建,至康熙年间,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2千多院落,僧人7千余名,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属寺众多,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十年(1732),奉旨修复,赐额“佑宁寺”。同治五年(1866),寺内大经堂等建筑再次被毁,由六世土观罗桑雪珠昂秀奉命重建。寺主为嘉色活佛,不常住寺,实际由总法台总理全寺行政、教务。总法台之下分行政和宗教两大组织系统。行政管理机构是吉哇昂,由总法台、襄佐、老爷、僧纲组成;宗教组织,总法台下是章嘉,土观、松布,却藏,王嘉五大昂活佛。该寺原有20余名活佛,主要为五大昂活佛,清代均受封为呼图克图,尤以章嘉,土观为驻京喇嘛地位最尊,著作颇多,影响后世。

猜你喜欢

  • 榆林窟西夏文题记

    西夏石窟题字。在16个洞窟中有47条题记,139行,840余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写。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长篇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有年款者3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烧香求福

  • 伊即轩

    ?—前105匈奴楼剸王。一作“伊即靬”。后归附汉朝。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因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征匈奴左贤王,获大捷,封众利侯,赐食邑1800户(一作1100户)。元封六年(前105)卒,子当时、孙

  • 恰克图东路卡伦道

    清代外蒙古卡伦道。共28卡伦。由恰克图城开始,65里至薄拉,95里至奇兰,100里至奇克泰,95里至库得里,350里至乌雅勒嘎,400里至明几,50里至库野,50里至阿乃乌,90里至哈苏鲁克,80里至

  • 浑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12宫皆设有瓦里。浑只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瓦里。

  •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清皇室专用牧场,供奉宫廷乘骑、食用及祭祀所需牲畜。位于独石口外。东至古尔板库德界,西邻察哈尔正白旗,南接插汉噶尔特段长城,北抵察哈尔镶白旗界。厂官吏驻博罗城。其地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

  • 叠溪唐代石刻造像

    在今四川茂县城北40公里处岷江东岸较场乡(原名叠溪)。该乡政府所在地有一巨石孤峰名点将台。峰上有唐贞观四年(630)所刻摩崖造像22龛,计石刻佛像78尊,主要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观音菩萨以其胁侍像。

  • 莒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金史·太祖诸子列传》:崇妃萧氏生莒王燕孙。又,辽阳渤海人高桢,海陵王时(1149—1161)任中京留守,以警卫有功,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

  • 文干

    ?—1823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原名文宁,字蔚艾(其),号远皋、芝崖。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嘉庆二十年(1815),由盛京副都统授盛京礼部右侍郎。二十一年任贵州、河南巡抚,次年解职。二十五

  • 冯跋

    ?—430十六国时期北燕创建者。字文起,小字乞直伐(代)。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出于鲜卑。先世有食采冯乡者,遂以为氏。后燕慕容宝(396—398年在位)时,署中卫将军。宝弟慕容熙嗣位,为政暴

  • 嘎尔旦

    见“噶尔丹”(24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