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包银

包银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科、包银、※俸钞三项。宪宗元年(1251)始征,初科纳白银6两,后改4两,2两输银,2两折收丝绢、颜色等物。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科差条例,推行钞法,包银改为以钞输纳,每户钞4两,合白银2两,较原征额减半。征收按各户户等高下摊派不同数额,以三等九甲为差,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有全科户、减半科户等之分,儒、军、站、僧、道等户免纳。二年,又定科差之期,初限八月,中限十月,末限十二月。三年,又命不过九月。延祐七年(1320),英宗即位后,一度向散居郡县的回回户征包银2两,次年停征。

猜你喜欢

  • 召火哈

    参见“滚课”(2465页)。

  • 马路毛木台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民间认为它是阻碍狩猎的神。旧时鄂伦春人出猎,猎获第一只野兽都要先祭此神,以免它降罪;若数日未捕着猎物,即认为是此神扣留了野兽或将野兽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七世

    1850—1869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七代活佛。法名凯珠布丹桑(一译架伊兹蒲丹占)。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二十二世。一说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藏族。拉萨附近的俗人米谷玛耳之子。

  • 班楞

    藏语音译。后藏地方贵族家族之一。全称班角楞布。家族成员中有:噶准班角楞布索诺木扎什,始见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有关著作。五十七年(1792)奉命往哈剌乌苏地方调查士兵逃亡事;道光十年(1830)

  • 莎儿合黑塔泥

    见“唆鲁和帖尼”(1865页)。

  • 李景思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尝从惠宗李秉常于木砦,当河津阻绝,罔讹萌欲施鸩毒,遂起而抗护,以计脱身,惠宗甚德之。夏大安九年(1083)六月,惠宗复位,欲加官进爵,为梁乙埋父子所阻,不遂志而死。子仁忠、仁礼,俱

  • 倴盏

    见“塔察儿”(2159页)。

  • 沙尔塔套尔

    见于《蒙古逸史》,即“撒尔塔”(2491页)。

  • 浍水起义

    战国时期赤狄的反魏起义。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并入晋,充当晋国的农奴和军卒。春秋末至战国初,赤狄不堪役使,不断起来反抗晋、魏的统治

  • 塔城喀图山金矿

    清代新疆工矿名。咸丰三年(1853),商人刘光和创置。由于获利丰厚,一时矿工云集,数以万计。同治四年(1865),塔城回、哈人民起义,矿工逃散,厂基淹废。光绪二十三年(1897),俄商墨斯克温贪图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