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周文皇帝

北周文皇帝

见“宇文泰”(897页)。

猜你喜欢

  • 关于吐谷浑莫贺延部落奴隶李央贝事诉状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081号卷子。全卷23行。系(河州)节度衙及河州军军部调处奴隶归属纠纷的文书。内容是:奴隶李央贝,原属吐谷浑莫贺延部,由该部绮立当罗索以5两(金或银)买下,

  • 区种法

    也称区田法。即把物种在带状低畦或方形浅穴小区内的一种耕作法。此法早在战国时就出现,汉时有所发展。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境内干旱,教百姓区种之法,以蓄水保墒,并在区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适

  • 室韦

    东北古族名。北魏时始见于记载,初译作失韦。蒙古语,森林之意(一说即“喜桂图”音转,或说为“锡窝”音转)。《北史》等称其“盖契丹之类”,源出东胡;《新唐书》作“丁零后裔”;实际它包括了许多操通古斯语的部

  • 怀陵

    辽代皇陵。位于怀州北6里许(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岗庙村北床金沟)。属赛汗山余脉,北南走向,陵内山势陡峻,三面环峰,溪流不绝,西南注入床金河。中以石墙分为内外陵区,沟北内陵区有一台地,为陵墓、祭殿所在。大

  • 於句折

    见“据曲”(2039页)。

  • 儋居录

    书名。北宋苏轼诗文集。绍圣四年(1907),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实施新法,被贬海南岛儋州,在此谪居3年,将其所写诗文辑录成集,故名。原书已佚,今存版本为清光绪五年(1879)儋州学政刘风辉据康熙四十二年(

  • 元秘史山川地名考

    书名。清末施世杰撰。12卷。作者鉴于《元朝秘史》存在有同地异名及译音音节不一等缺陷,特参稽有关史籍,及《元经世大典图》,阮惟知《元秘史地理今释》等图录、著作,对《秘史》中的山川地名遍加考证,还为此亲往

  • 出水济六道

    藏传佛教举行法事的一种称谓。《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出朵儿,华言出水济六道也。”藏语cho gtor ma,译为“出水济道”,举行法事时,以食物投于水中,以

  • 巴济吉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吉格尔伯克。维吾尔语。职司管理税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废(1887)。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三征麓川

    明朝平定云南麓川思氏土司扩张势力的战役。元初于其地置平缅路和麓川路,位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包括瑞丽、陇川两县的全境和梁河、潞西两县的南部),居民多为今傣、德昂、阿昌、怒等族先民。元末明初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