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叶赫部

叶赫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满语意为“顶上托子或梅针箭铁挺”。因分布于叶赫河(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境),故名。因靠近明设马市镇北关,故又称北关。始祖星根打喇汉(一说即打叶)。明宣德间(1426—1435),入居呼兰地区璋城(今吉林省伊通县碱厂),灭扈伦(胡笼)部,改姓纳喇氏。明宣德二年(1427),南迁开原县东大清河支流叶赫河及伊通河、伊丹河、扣河等流域及达奇木鲁山一带。又因与明通市于镇北关(开原县莲花街西南镇北堡),明人又称之为“北关”。地当今梨树、伊通、西丰等县。南邻哈达,北接科尔沁、乌拉部,西达威远堡,东至辉发部。所部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畜牧业。治叶赫城(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叶赫满族镇两城故址)。二传至席尔克明噶图。三传至的儿哈你。四传至祝孔革,封都督。五传至太杵。六传至清佳努、杨吉努,势强,收服诸部,兄弟二人分居东西二城。后金天命四年(1619),被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兼并。治内有哈达、乌拉、辉发、蒙古等“五国”人组成28部寨。有女真觉罗、乌素、撒哥、大和、愿礼、富察、叶莫、麽尔齐、蒙俄、瓜尔佳、汤武、纳兰赐姓等12著姓及完颜、叩德、吴雅、戴佳等80余姓。表见下页。

附:叶赫世系

猜你喜欢

  • 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夜郎国鉤町(在今云南广南县境)人。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与夜郎王※兴及漏卧侯※俞互争雄长,屡举兵相攻。汉成帝遣使调解,不听。牂柯太守陈立召兴杀之,以其头示众。禹与俞震

  •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签订的第一个界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亦称《黑龙江界约》,习称《尼布楚条约》。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政府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与沙俄首席全权大使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

  • 白智光

    西夏惠宗朝高僧。封为安全国师。主持译经事业。惠宗和母梁太后曾亲临译场。后世有西夏译经图描绘其事。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要贡献。或为龟兹人。

  • 文面濮

    古族名。见《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因其民有文面之俗,故称。汉晋时期与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

  • 转山

    见“斯古拉”(2168页)。

  • 茶马司

    宋、明、清三朝专司管理与甘、青、藏等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的机构。宋初,因战争频繁,亟需战骑,遣人于四川买茶,运至原州(今甘肃镇原县)、渭州(今甘肃平凉)、德顺(今宁夏隆德县)三郡易马。买茶易马,原分属买

  • 龙大道

    1901—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烈士。又名康庄。贵州锦屏县人。侗族。早年赴天津、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求学。1921年于天津南开大学(一说1923年于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一说1924)赴莫斯

  • 桂布

    古代壮族纺织品。亦称桂管布。因产于桂州或桂管(治所在今桂林,辖地约当今广西桂林、柳州及其以北地区)而得名。以苧麻或棉纱为原料,纺织为厚重结实的布料。被列为唐朝的贡品。唐开成年间(836—840),贵族

  • 席帛

    见“锡伯族”(2364页)。

  • 伯都

    元朝大臣。哈剌鲁氏。集贤大学士※曲枢长子。早年与父侍从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即位,授翰林学士,迁典宝监卿、治书侍御史。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荣禄大夫,遥授中书平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