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罗珊

呼罗珊

西域古地区名。见《新唐书·西域传》。《辽史·天祚本纪》载:西辽主耶律大石至寻思干(今撒马尔罕)。西域诸国举兵10万,号忽儿珊,来拒战。大石三军俱进,忽儿珊大败。呼罗珊与忽儿珊为同名异译,波斯语,义为“初升朝阳之乡”。西辽时包括今阿富汗西北部巴耳黑、赫拉特、伊朗东部内沙布尔、土库曼斯坦共和国南部马雷等四大名城。现在伊朗东北部霍腊散省,其范围小于古代呼罗珊。

猜你喜欢

  • 卫逊鄂拓克

    即“乌孙部”(334页)。

  • 闾山

    见“医巫闾山”(1063页)。

  • 按只吉歹

    见“按赤带”(1622页)。

  • 钦哀皇后

    见“萧耨斤”(2000页)。

  • 奇雅喀喇

    见“恰克拉”(1725页)。

  • 东厮里门

    “厮里门”,契丹语。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东厮里门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黑。是宫下另有一抹里称“西厮里门”。

  • 尚结赞

    ?—796吐蕃大臣。又作尚赞诺囊。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属那囊氏家族。主张唐蕃和好,反对大相尚结息侵唐,建议赞普与唐定界明约,以息边人,被采纳,唐建中三年(782),罢尚结息

  • 执手礼

    ①契丹帝王奖谕将士的一种礼仪。《辽史·国语解》称:“执手礼,将帅有克敌功,上亲手慰劳;若将在军,则遣人代行执手礼。优遇之意。”对于亲近的外国首领,在特殊情况下亦可用此礼。《太宗纪》载,天显十一年(93

  • 席宝田

    见“咸同起义”(1617页)。

  • 石耶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改石耶洞府置,以宋代名将杨业后裔杨隆为长官。隶酉阳宣抚司(后为“酉阳宣慰司”)。清顺治十五年(1658),长官杨胜美帅众归附,仍授原职,颁给印信、号纸。后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