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失烈门

失烈门

①蒙古国宗王。又译失列门、昔烈门、昔列门。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孙,※阔出子。自幼受窝阔台钟爱,称其“可以君天下”(《元史》卷124),遗诏以其嗣汗位。皇后脱列哥那称制,违遗旨,另立己子贵由嗣位。定宗三年(1248),汗死,皇后海迷失称制,欲立其为汗,遭术赤系和拖雷系诸王反对,未果。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蒙哥被拔都等拥立为汗,他以己为窝阔台汗孙,未得立,怀怨,暗结窝阔台系诸王忽察、脑忽等,拒赴拥戴大会,备兵谋变,事泄,被执。宪宗二年(1252),以谋叛罪,谪于没脱赤之地,贬为探马赤,在忽必烈帐下随军效力赎罪,后被蒙哥汗投于河中溺死。 ②明代北元大臣。《元史》作失列门。蒙古族。元惠宗(顺帝)末年,任知枢密院事,后升岭北行省左丞相,提调分通政院。后随惠宗北徙。明洪武三年(1370),惠宗卒后,奉事※爱猷识理达腊及※脱古思帖木儿,官丞相。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大本营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遭到明将※蓝玉(回族,一说苗族)所率15万兵围攻,8万余人被俘,仅与脱古思帖木儿、太子天保奴、枢密知院捏怯来等数十骑突围,拟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与丞相咬住会合。行至土剌河(今土拉河),又遭到※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袭击,与脱古思帖木儿等16骑溃逃,适遇咬住等3千人来迎。众拟依阔阔帖木儿重振北元,会大风雪受阻,复遭也速迭儿袭击,大汗父子被杀。因不愿跟随也速迭儿,遂于同年十月与捏怯来率众降明。二十二年春,获明廷许可,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西老哈河北岸大名城)至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一带居牧屯种。四月,明设全宁卫(治今内蒙古翁牛特旗),授捏怯来为指挥使,本人也被授与武职,然拒不受职。七月,明太祖命礼部召之入朝,亦称疾不至。明另设应昌卫,以安置之。八月,率部反明,劫持捏怯来至也速迭儿部下佥院安达纳哈出处杀之。其后事史失载。

猜你喜欢

  • 南关

    ①见“哈达部”(1633页)。 ②参见“镇南关”(2511页)。

  • 湘中记

    书名。又作《湘中山水记》或《湘川记》。晋代罗含撰。三卷。著者桂阳耒阳人,字君章。历官尚书郎、宜都太守、散骑常侍等。内容主要记载湖南省山、水、物产、古迹,共4类,乃湖南之早期志书,后人采之仿之者不少。早

  • 七庆朝库儿台吉

    见“满五大”(2389页)。

  • 合里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区古地名。元宣政院(初称总制院)先后在吐蕃设置驿站27处,计:吐蕃等处7、吐蕃等路9、乌思藏11。《元史》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九月,乌思藏因必里公之乱驿站断绝,命给财畜资助

  • 乌登所

    见“兀的千户所”(112页)。

  • 阿里罕

    即“完颜宗尹”(1155页)。

  • 通西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地理志》,大德元年(1297),蒙阳甸首领缅吉归附,遣弟阿不刺等赴阙贡方物,请岁贡银千两及置郡县驿传,遂立通西军民府。《读史方舆纪要》卷119,谓其地在陇川宣抚司西南,即木邦(治

  • 南海子渡口

    内蒙古包头地区黄河渡口之一。清同治十三年(1874)开辟。同治以前,由于土默特右旗境内(即今包头地区)过往客商、货物原利赖毛岱渡口(时称官渡)渡河,后因黄河改道,毛岱渡口脱离河道岸口,遂由土默特总公署

  • 南诏德化碑

    唐代南诏重要碑刻。南诏赞普钟十五年(唐大历元年,766)立。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阁罗凤之清平官王蛮盛撰文,杜光庭正楷书写。碑文40行,碑阴题名41行,共5千余字。主要记载南诏初

  • 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系阿拉伯文音译,原意为“顺从”,指顺从该教唯一的神“安拉”(中国穆斯林亦称“真主”)的旨意。在中国又引申为“和平”、“安宁”之意。中国旧称“大食法”、“天方教”、“清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