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宁宣抚司

安宁宣抚司

土司名。明置。成化十二年(1476),播州宣慰使司夭坝干53寨苗民举事,※重安长官司湾溪等寨苗民响应。明廷派都御史张瓒协助播州宣慰使杨辉镇剿。后改湾溪为安宁,置宣抚司。杨辉以嫡子杨爱为宣抚使。杨辉死,庶子杨友谋杀播州宣抚使,不果。迁杨友于保宁。正德(1506—1521)初,以安宁同知杨才剥敛极甚,苗众愤怒,为杨友请复官,未允。苗民入保宁,迎杨友还,遂攻播州,杀杨才。旋杨友死,遂废宣抚司,以友之子杨弘为土舍。正德十二年(1517),杨弘归凯里,与重安土舍冯纶结怨。及杨弘卒,冯纶率苗众攻凯里。嘉靖元年(1522),改安宁为凯里,隶贵州。境内主要有苗、侗、汉、仡佬、木佬等族。

猜你喜欢

  • 都支

    见“阿史那都支”(1233页)。

  • 典乐

    官名。主司宾客及少数民族事务。秦曰典客。汉景帝时改称大行令。武帝时称大鸿胪。王莽(公元8—23年在位)时改称典乐。

  • 宰牲节

    节日名。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的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意译。又称“古尔邦”节,系阿拉伯语“牺牲”、“献牲”,即“宰牲献祭”之意。西北地区又称“献牲节”、“忠孝节”。俗称“小尔德”节或

  • 金源

    金朝始兴之地,亦为金朝别称。金先祖绥可徙居安出虎水上源,至阿骨打以此水一带为基地兴起建国。安出虎,女真语意为“金”,金人以世居安出虎水之源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阿什河上游大、小海沟)故以金为国号

  • 东干

    古代中亚和新疆信仰伊斯兰教各族对回族之称。“东干”意为“遗留”,多见于突厥文献。一说或称“东甘”,乃“甘肃东部之回回人”。光绪三年(1877)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首领白彦虎率部分回民,由新疆进驻俄国哈

  • 合剌八剌合孙

    见“斡耳朵八里”(2428页)。

  • 乾祐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仁宗乾祐年间(1170—1193)。铜质,传世多品。

  • 白郁久同

    ?—567北周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武帝天和二年(567),乘延州(治今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总管宇文盛率众筑银州城(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党盆)之机,与同族乔是罗,结别部帅乔三勿同,欲举兵

  • 建安城

    古地名。①唐征高丽攻克的重镇之一。史载其在辽水东,安市北,卑沙城东北,约为今辽宁盖县东北15里青石关古城。唐亡高丽国后,安东都护府所辖有建安州都督府,乃以其地置。后废。②东晋隆安二年(398),后燕慕

  • 杂字

    西夏常用分类词语集。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1)西夏文本,编者佚名。一为刊本,蝴蝶装,页面26.5×18.5厘米,前后皆残,存30面。以天、地、人分为三品,每品又分为若干小类。天品存雷、闪、霹、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