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

明代蒙古俺答汗兵临北京的事件。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34—1549),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解决农牧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各种方式向明朝提出了数百次“通贡互市”的建议,均遭明世宗为首的顽固派的无理拒绝,使者三次被杀害,明廷甚至张榜以“赐万金、爵不次”的代价购取其首级。俺答汗不得已采取“以战求和”的方式,力图打开“通贡互市”之路,结果发生了震撼明朝的这次事变。嘉靖二十九年(1550),岁在庚戌,俺答汗集10余万铁骑,先破大同,斩总兵张达等,后攻入蓟州境,沿潮河,破古北口,驱骑南下,掠怀柔,围顺义,直抵通州,分兵四掠,京城震动,史称“庚戌之变”。明世宗在朝中宠信奸臣严嵩,边关重用贪官仇鸾,故致此大败。俺答汗大胜之余,未加攻城,释放被俘宦官杨增等,令持书入城要求通贡互市。明世宗为保全性命,被迫允诺。俺答汗饱掠京郊之后,主动撤军,满载而归,明京师的一场危机方告结束。这次事变的结果,明朝于次年在大同镇羌堡、宣府新开口堡、延绥、宁夏等地开放马市,满足了俺答汗的部分要求,明蒙关系趋于缓和。

猜你喜欢

  • 出万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八年(1410)二月设置之使坊河卫皆改作舒繙河卫。

  • 图伯特

    ①(1755—1823)清代新疆锡伯族将领。一译图默特。姓伊拉里氏。乾隆二十九年(1764),随父母自盛京(今沈阳)移住伊犁,编入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三十八年(1773)应试,为披甲。后逐级擢升。

  • 挹娄貂

    古代好貂皮名。因产于挹娄族地区而得名。为该族向中央王朝纳贡和与中原人民交换的物品之一。由于皮轻毛暖,深为中原人民喜爱。其后裔勿吉、靺鞨、女真等也皆从事捕貂。

  • 楚庭稗珠录

    书名。粤黔风物志。6卷。清檀萃(号默斋,望江、今安徽东流人,汉族)撰。是书为粤(今两广)、黔游记。“黔故楚地,而粤为楚庭大长”,故云“楚庭”;“珠有九品,而稗珠为下”,示以自谦,故名。内容记述粤黔两地

  • 六大回城

    即“六城”(381页)。

  • 满达拉图

    1892—?汉名李丹山,字风岗。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奉天筹边学堂毕业。曾在恰克图(今蒙古国阿尔丹布拉克)任都护副使佐理专员公署内务科长。1925年10月在张家口召开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

  • 金山国圣文神武天子

    见“张承奉”(1181页)。

  • 思南宣慰司

    土司名。明置。宋宣和(1119—1125)中,田祐恭内附,世有其地。元改思州宣慰司。至正二十五年(1365),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归附明太祖,纳元所授宣慰诰。朱元璋授仁智三品银印,并授杨琛为思南

  • 买述丁

    元朝官员。回回人。祖籍中亚不花剌(今布哈拉)。曾祖马哈麻随蒙古军东迁,后居大都(今北京)。撒的迷失子。初充侍卫。武宗至大(1307—1311)年间,任尚服院长史,历迁利用监大使、京畿运粮提举,河间运判

  • 正光

    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年号。520—525年,凡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