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敦罗布喇什

敦罗布喇什

?—1761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译敦多布喇什、敦多克达什。※阿玉奇汗孙,※沙克都尔扎布子。初随父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阿玉奇汗逝世后,在土尔扈特贵族争夺汗位争斗中,与车凌端多布、达桑格、道尔济·纳扎洛夫形成四足鼎立之势。车凌端多布执政后,他与兄达桑格为重新分配其父兀鲁思而争斗不息。是从兄弟敦罗卜旺布最强有力的政治劲敌,为避免直接对抗,长期隐居蛰伏,蓄集力量。对敦罗布旺布临终前指定爱妃贾恩之子兰杜勒为汗位继承人,甚为不满。敦罗卜旺布死后,因贾恩母子执政遭到多数贵族反对,他于乾隆六年(1741)出任汗国统治者。执政初,为取得俄国支持,曾违心将次子萨赖送到阿斯特拉罕作为人质。八年(1743),要求俄国送还萨赖,遭拒绝。次年,萨赖死于阿斯特拉罕,致使双方关系明显恶化。采取措施极力抵制东正教的传播,力阻属下人众接受洗礼,乾隆十五年(1750)后,还下令摧毁一些受过东北教洗礼的土尔扈特部村落,以示惩诫。二十一年(1756),派遣吹扎布使团回国,向乾隆帝重申土尔扈特对于俄国是“附之,非降之也。”俄国政府为缓和矛盾,于乾隆二十三年承认他为汗王。在位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敦罗布喇什补充法规”,对文化教育及抵御外族侵略等均有明文规定,表露出维护民族独立的倾向。二十五年十二月(1761年初)病逝,幼子渥巴锡嗣位。

猜你喜欢

  • 雅发罕

    满语音译,意为“步下”或“步行的”。一作“雅法哈”。清代曾称散处山野仅以纳貂为役的广大鄂伦春猎民为“雅发罕鄂伦春。”

  • 鄂赖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系喀喇沁部人。袭任理藩院郎中兼步军副尉。康熙五十七年(1718),随定西将军噶尔弼征四川口外理塘、巴塘。五十八年,奉命招降察木多等处索克三丹公、朱公、吉东,龚布等处之拉礼、墨

  • 北周明皇帝

    见“宇文毓”(899页)。

  • 伙头

    云南耿马、孟定傣族土司地区的村寨头人。由※新爷、※郎爷推荐,经土司批准任职,不世袭。在政治上行使管理本村寨的行政权。享有头人田,作为给土司服务的报偿,去职时田需退回。代表群众向土司领取土地,并代表土司

  • 头陀军

    元代闽、浙地区畲、汉农民起义军别称。起义军剪发文面,意效佛家苦行以号召。元至元二十年(1283)十月,闽北畲、汉农民在黄华领导下,拥众达几十万人,义军举事即以此相称。

  • 耶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耶里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瓦里。是词亦作山名,《辽史·游幸表》,重熙六年(

  • 栏子马

    又作栏子军,或远探栏子马。契丹兵制,凡举兵,选剽悍之士为栏子军(马)。视出军多寡,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主要任务为侦候敌人动静。居先锋军前20余里,全副衣甲,每行10里或5里稍驻,下马侧听有无人马之声,

  • 沙班子中

    见“沙班”(1125页)。

  • 札鲁花赤

    见“札鲁忽赤”(435页)。

  • 主儿乞

    即“主儿勤”(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