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望都之战

望都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澶渊之盟”前的重要战役。“澶渊之盟”是契丹与北宋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盟前两国战争不断。自统和四年(986),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宋由进攻转入防御,契丹军不时南下,至二十一年(1003),契丹军已深入宋境,攻取战略要地望都县(今河北望都)。时宋副都部署王继忠军屯定州,与大将王超、桑赞等领兵赴援,于康村(望都东北)与契丹南府宰相耶律奴瓜展开激战,战至深夜,小退契丹军,天明复战,契丹军乘机断宋军饷道,王超、桑赞惊恐,急令退师,竟不赴援,使继忠孤军奋战,继忠战勇,为契丹所识,围数十重,军士战死者伙,余众殊死突围,旁西山而北,退至白城(今河北清宛西南白城),继忠为契丹所获,宋师损失惨重。此战后,契丹势如破竹,深入南下,次年,攻瀛州(今河北河间),下祁州(今河北安国),取洺州(今河北永丰),破德清军,直抵澶渊(今河南濮阳西),迫宋订立“澶渊之盟”。

猜你喜欢

  • 越里奴

    见“越里吉”(2190页)。

  • 素古延部

    东晋十六国时北方部落名。族属不明。《资治通鉴》称其为后秦姚兴的属国;《魏书》附其传于高车后;今人有说其为柔然的属部者。与黜弗部同居于河曲一带(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风陵渡一带的黄河曲流处),处于北魏和后秦之

  • 宪德

    ?—1740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西鲁特氏。吏部尚书明安达理之孙。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荫生授理藩院主事,迁刑部员外郎。雍正初年,历迁郎中、湖北按察使、巡抚。五年(1727),调四川巡抚。以战

  • 至顺

    元文宗图帖睦尔年号。1330—1332年。宁宗懿璘质班于1332年十月即位后,沿用此年号,十一月卒;1333年四月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即位,仍未改元,至十月,始改元元统。至顺沿用凡4年。

  • 阿吾尔

    见“阿吾勒”(1207页)。

  • 明善

    见“明禅”(1404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右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肯特山东、当克鲁伦、鄂嫩2河河源。东至得勒格尔罕山接本部中后旗界,西至塔尼特河接土谢图汗部中旗界,南至巴颜乌兰山接本部右翼中左旗及右翼中前旗界,北至肯图尔河接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末

  • 密学

    官名。契丹王朝时期对“枢密直学士”的简称。又作密直学士、直枢密院等。契丹习唐制,置枢密院,分北院(又作契丹枢密院)和南院(又作汉人枢密院)。院下设此职。最早见于辽世宗※耶律阮(947—951)时。选有

  • 十岑

    吐蕃官名。参见“十六地方官”(11页)。

  • 道尔宝尔

    萨满教神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萨满供奉的神名。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阿荣旗鄂温克人地区。民间认为人腰腿痛是其作祟所致,故患此病者便请萨满向其祭祀,以求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