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柏乡之战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年间梁、晋等在柏乡地区之战。五代初,后梁太祖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沙陀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互相争夺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卢龙(治幽州,今北京)三藩镇,以扩展各自势力。镇州成德节度使赵王王熔(回鹘人)界于两强间,往往两事之。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早疑王熔与李存勖相通,深恐其后势强难制,于开平四年(910)十一月,乘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发兵至涞水之机,佯称助王熔拒刘守光,派供奉官杜廷隐等领兵3千进驻深州、冀州(今河北深、冀县),欲借此消灭成德、义武两镇势力。王熔察其谋,四出求救,遣使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向李存勖求援,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亦遣使至,遂共推李存勖为盟主,联合抗梁。李存勖遣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部屯赵州(今河北赵县)。朱温以部将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率兵4万(一说7万),于十二月经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向柏乡(今河北柏乡)进发。王熔告急,李存勖亲率军至赵州与周德威会合,王处直亦派兵5千声援。晋军进驻野河(今滏阳河支流)北岸,与梁军夹河对峙。李存勖欲速战胜之,后纳周德威之策,以梁军士气正旺,不宜速战,成德、义武两镇之兵善守城,短于野战,晋军骑兵又不便进攻营垒,而利于平原广野,纵横驰骋,遂按兵持重,退守高邑(今河北高邑),诱梁军离营,以逸待劳,乘机出击。五年正月初,梁将王景仁等为晋军精骑数挑战激怒,率全军出战。晋军按原定策略,且战且退。梁军横亘数里,争先夺桥,遭晋兵等抗击,激战多时,未分胜负。当日下午,梁兵饥渴,士气锐减,东阵之兵稍后退。晋将周德威、李嗣源乘势从东西两面夹击。梁军惊扰,阵势大乱,解甲弃械奔逃。晋、成德军奋力追击,梁军大败,自野河至柏乡,横尸蔽地。王景仁等率10骑夜逃。晋兵夜至柏乡,梁兵已逃离,获粮食、资财、器械不可胜计,斩首凡2万级。晋王收兵屯赵州。此役,晋军威大振,使后梁在河北势力退至魏博以南,为日后攻后梁建后唐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 祭祖宗板

    旧时满族萨满教祭祀活动。祖宗板,满语作“倭库”,一般长1.5尺,宽1.8尺,满族入关前,各家于正屋西藏上龛置之,上放谱匣,内藏祖先像、族谱,祖先偶像或朝封诰命等。每逢年节,为“缅怀远祖”,行祭祖礼。其

  • 新疆婼羌米兰藏文木简文书

    唐代吐蕃文书。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于1959、1973及1974年先后发掘。多为木简,亦有少量纸写文书及写于髂骨上的骨片。这些出自新疆婼羌(今若羌)米兰地区的木简、文书原件,今藏新疆维吾尔

  • 九黎

    传说中古部落名。亦单称“黎”。据说原居南方,分布江汉流域,后进入中原,大致据有今晋冀豫交界地区。是一个有81个兄弟氏族、9个部落的部落联盟,以※蚩尤为其首领。名称始见于《国语·楚语下》。约少皞之世,为

  • 吐蕃温江多宫敕沙州岱论令

    敦煌吐蕃文文献,伯字1552号卷子。系吐蕃令文。发自吐蕃逻娑(今拉萨)南的温江多宫。公元8世纪初至9世纪前期,此宫常为吐蕃赞普居住地,亦为礼佛之所。此敕令下达沙州安抚使(岱论)。内称:温江多王宫收到擦

  • 德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德宁县(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元代汪古部贵族赵王于黑水(今艾不盖河)北岸修建以王府为中心的新城(俗称赵王城),定名静安县,为静安路

  • 博东齐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扎萨克亲王伯什阿噶什养子。初游牧于沙喇伯勒(位于伊塞克湖北)境。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达瓦齐,奉父命率宰桑诺斯海等内迁,以哈萨克掠牧事疏报清廷。后随伯什阿

  • 忽土白山

    见“麻达葛山”(2099页)。

  • 碌雪巴·彭措森格

    见“彭措森格”(2180页)。

  • 段末柸

    ? —325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末杯、段末波。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疾陆眷从弟。怀帝永嘉六年(312),与从兄随督护王昌攻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被俘,获宥,约为父子,释归。元帝建武元年(

  • 指物婚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旧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阿拉善等地。倘女子未婚而生育,后又不再出嫁,须通过拜火(灶)形式,指烧火棍、蒙古刀、火镰、或鼻烟壶之类物品(必须是现存男子的物品)为丈夫,并束起媳妇发式。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