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利
见“附邻”(1259页)。
见“附邻”(1259页)。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黑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卫,二十八年筑城。城墙周长约10里,四墙正中开门,并筑有翁城。今城墙残断不全,最高处约5米。解放前在遗址西门内外挖掘出两块方砖,上面刻有“洪武二十八
土族语音译,意为“灵轿”。即木制轿式寿材。旧时青海互助、同仁等地土族葬具。人死后,用其抬至火葬地,将尸体面西置于事先用120片土石块砌成的火化炉灶上,砸碎斡东,以柏树枝点火焚化之。制作精致,尤以老年人
见“库页岛”(1109页)。
相传为云南古国名。胡蔚本《南诏野史》云:“蒙苴颂居白崖,因地名,号白崖国,传世莫考”,又谓该国立于周时。然无信史可稽。白崖为今云南省弥度县红岩,相传自蒙苴颂始,至其后裔※仁果、※龙佑那、※张乐进求等均
明代四川地方官署名。参见“松潘卫指挥使司”(1298页)。
彝族历史专著。流传于黔西地区。成书较早,具体时间和作者不详。有汉文译本。主要记载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把人神灵化,又将塑造的神灵人格化,人神相融。着重叙述大地洪水泛滥,淹没万物,仅剩下一个山头,人类和动
元封爵。一说将其列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吉思汗叔答里台斡赤斤后裔买奴由宣靖王进封。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载,清代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520里有赛音纳音河入松花江,或即此地。
清代四川梭磨土司。藏族。始祖为杂谷土目。自川省用兵剿金川,派出随剿土兵,较多于各土司,赏戴花翎。又以牛数百头,酒千篓,糌粑数百背,馈饷清军,加恩赏宣慰使职。
?—1659明清之际甘肃临洮藏族士司。※赵重琮子。天启七年(1627),袭父临洮卫指挥使职。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底定陇右,师范率子枢勷归附,仍命为临洮卫指挥使,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