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比龙

比龙

北魏时鄯善王。太延(435—440)初,遣使至北魏朝贡。四年(438),遣弟素延耆入侍。太平真君二年(441),鄯善遭北凉宗室沮渠安周袭击,惧,欲降。后纳魏使者劝谏,以兵拒守,迫安周退保东城。三年,闻沮渠无讳将万余家会安周,恐被袭,率部众之半西奔且末(今新疆且末县西南),并统辖之。其世子降于安周。

猜你喜欢

  • 庙仓

    蒙古寺庙财产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寺庙公共念经收入、施主的布施、化缘所得,包括土地、牲畜及其收益和寺庙的各项支出等。一般设※德木奇主之。下设※尼尔巴,尼尔巴下设翁卜,各有专司。

  • 怒语音译,意为“出于同一始祖”。云南省碧江县怒族对氏族的称呼(福贡县怒族称“提其”,贡山县怒族称“勒”)。原先各个氏族都以血缘亲属关系结成一定的聚居村落,并以山岭、河谷、溪流和森林等作为各氏族的自然分

  • 满语

    我国满族曾经使用过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语同蒙古语的关系比同突厥语的关系要近。从满文所反映的语音系统来看,满语固有的语音,有6个元音,19个辅音。复元音丰富。元音出现在一个词里,

  • 勒脚歌

    壮族民歌体裁。亦称“勒脚欢”。普遍流行于壮族各地。有五言、七言或五七言嵌句,每首多为四句,也有八句、十二句和不定句。五言四句称“欢”,七言四句称“歌”。皆押脚韵与腰韵。如第一句末字取“0”韵,第二句第

  • 佛陀跋陀罗

    359—429十六国时期佛教译经师。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北天竺人。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以精禅律知名。曾从僧伽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俨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应智俨之请,经

  • 吉能

    ①(1522—1572)明代蒙古右翼济农(亲王)。名诺延达喇,汉文史籍译作那言大儿。孛儿只斤氏。※吉囊(衮必里克墨尔根)长子。嘉靖二十一年(1542),父卒,嗣济农位。明人因其封号(济农)译称为吉能,

  • 合罗川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合罗川(今额济纳河)地区的一部。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 觉乐凤

    见“阁罗凤”(1727页)。

  • 工布事件

    西藏地区噶玛派反对格鲁派和蒙古汗王的事件。固始汗灭藏巴汗占领西藏,拥立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建立噶丹颇章政权后,噶玛派在西藏之势力未完全消失,仍进行反抗。明崇祯十五年(1642),以噶举派之噶尔巴家

  • 赤德松赞

    吐蕃赞普。798—815年在位。※赤松德赞之第四子。因年幼执政,大臣疑其是否有能力执政,遂议定先令其试行,故又称“赛纳莱青云”(意为“试行善颈王”)。其兄牟尼赞普执政后期,吐蕃佛寺供养大减,寺院受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