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直隶州

永宁直隶州

行政区划名。清光绪年间改叙永厅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明为叙州府。清顺治(1644—1661)初,因明制,析永宁卫隶贵州威宁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卫为县。雍正五年(1727),厅地并入县,改属叙州府。乾隆元年(1736),升为叙永直隶厅,辖永宁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永宁移治古蔺。三十四年,改厅曰永宁直隶州,改县曰古蔺,并析泸州之泸卫,分州地曰九姓乡,置古宋县属之。境内有彝、苗、仡佬族。

猜你喜欢

  • 郝三郎

    北周时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首领。蒲川(今山西蒲县西北)人,为部帅。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与丹州(治今陕西宜川县东北)、绥州(治今陕西绥德县)、银州(治今陕西横山县东党盆)稽胡相结,举兵反周。

  • 塔热克

    意谓遗产税。又译塔里卡拉。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新疆时强制推行的税制之一。其制:人死后由税吏时对其遗产进行评估,按规定收税2.5%至5%。因税吏经常高估、冒估,故税额远远超出此比例。清军收复南疆后

  • 鲜虞

    先秦时期狄人的一支。西周幽王八年(前774)即见于记载。初分布于西周之北,即今陕北和晋西一带。春秋时成为白狄中最强大的一支,东邻赤狄,奉赤狄潞氏为盟主,建北狄政权。北狄分裂后,长狄赤狄先后被华夏诸侯所

  • 班丹扎什

    十五世纪藏族高僧。又作班丹扎释、班丹扎释巴藏卜。明永乐五年(1407),应明帝邀,赴南京。曾奉明帝命,护送西藏大宝法王德银协巴返藏。后屡奉命出使西域诸地,促使这些民族地区归顺明朝,致使“远夷率服,边境

  • 司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

  • 余丁军

    元代所签军士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士卒之家,为富商大贾,则又取一人,曰余丁军。”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以富商大贾人死产乏,难于出2丁,遂免余丁充役者。

  • 太牢古山

    辽代地名。一作大牢古山。在西京道朔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境内,临宋朝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之北界。辽道宗清宁年间(1055——1064),曾立砦刻石,划西南边境地界于天池(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

  • 蒲察斡论

    金将领。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益速河人。后徙临潢。女真族。蒲罕氏。金紫光禄大夫忽土华孙,马孙子。刚毅有才能。天辅(1117—1123)初,以功臣子充护卫,历左卫将军、定武军节度使、右副都点检。天德

  • 划离部

    辽代部族名。圣宗统和二年(984),曾奏请以后详稳(将军)只从本部选授,圣宗以“诸部官惟在得人,岂得定以所部为限。”不允。有人以为即《辽史》所记获里国,为辽属国,辽北面属国官中曾设获里国王府。

  • 朵颜卫

    明初在东北所设蒙古※兀良哈三卫之一。该部自称兀良哈(明人异译作五两案)。其首领为※成吉思汗名将兀良哈人※者勒篾(折里麦)后裔。者勒篾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大兴安岭南麓)一带,该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