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源彪

源彪

521—586

北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官员。字文宗。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人。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北魏中书监源子恭之子。北魏孝庄帝永安(528—530)中,以父功赐爵临颍县伯,授员外散骑常侍。东魏天平四年(537),为凉州大中正。武定(543—550)初,领司徒记室,加平东将军。改尚书祠部郎中,转太子洗马。北齐天保元年(550),授太子中舍人。乾明元年(560),出为范阳郡守。皇建二年(561),拜泾州刺史,以恩信待物,甚得边境之和。天统(565—569)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授散骑常侍,加骠骑大将军。出任秦州刺史。武平二年(571),领国子祭酒。次年,迁秘书监。七年(576),周武帝平齐后18与阳休之等18人入京,授仪同大将军、司成下大夫。隋开皇(581—600)初,授莒州刺史,至州,遇疾去官。

猜你喜欢

  • 贞孝公主墓志碑

    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第四女墓碑名。1980年10月出土于吉林省和龙县龙头山贞孝公主墓甬道内。碑作圭形,高1.05米,宽0.58米,厚0.26米,完好无缺。现藏吉林省延边博物馆,《渤海史稿》、《黑龙江古代

  • 新疆巡抚

    清代官名。光绪十年(1884),新疆置省,户部奏请添设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人。诏授刘锦棠任巡抚,魏光焘为布政使,是为设置之始。驻衙迪化(今乌鲁木齐)。辖镇迪道、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伊塔道及其所属府、

  • 端木绰

    清代书画家。字次刘,号云樵。江苏上元(今属南京)人。回族。嘉庆十五年(1801)举人。工画,尤擅山水。其精能评入逸品。又工书法,尤善行、楷。

  • 旗民交产

    见“旗民”(2460页)。

  • 台湾理番同知

    清代在台湾设立管理高山族事务的专门机构。乾隆三十二年(1767)置,分南、北两路:北路理番同知管辖淡水厅、彰化县和诸罗县的诸“番社”;南路理番同知管辖台湾县与凤山县诸“番社”。其权限包括行政与司法,“

  • 边坝

    地名。又名宾巴,即达隆宗。在硕板多之南200余里,辖地自拉子起至鲁工拉大山根拉哩止。原属西藏所辖,委第巴2名管理。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其地喇嘛、第巴等人归附,承办粮差。清留驻官兵镇摄,并

  • 闪仲俨

    1597—1642明代诗人、书画家。字人望。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回族。天启五年(1625)庶吉土。崇祯九年(1636)选任解元。曾寓居金陵(今南京),与弟仲侗均有诗名。曾任永昌府太史。崇祯(162

  • 伏部

    契丹部落名。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具伏弗(一作伏弗郁)部和匹黎尔(一作匹黎)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

  • 玉素普和卓

    约1789—1836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全名迈玛特玉素普。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孙,萨木萨克长子。早年在布哈拉当阿訇。清道光八年(1828),在其弟张格尔叛乱失败后

  • 锦州城

    古城名。又称盘城。辽代始筑。今属辽宁省锦州市,为辽西走廊交通要冲,军家必争之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因旧城址重筑。周5里许,高2丈余。成化十二年(1476),展界扩城,南北展45丈,东西展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