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森

王森

1912—1991

藏学家、因明学家。字森田。河北安新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专攻印度哲学和佛家哲学。毕业后留在当时哲学系主任、著名哲学家汤用彤身边当助手。1935年夏转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讲授印度六派哲学和因明。1937年“七·七”事变后,蛰居北平。其间曾到私立中国大学、菩提学会、中国佛学院,讲授佛教史、逻辑史、因明和伦理学等课程,编有梵、藏、汉对照的《佛经梵文读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入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与到该系作客座教授的印度学者师觉月合作,以汉、藏文本《俱舍论》校梵文本《俱舍论》,并指导到北大留学的印度进修生。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在北大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任副教授,讲授和研究西藏历史及藏传佛教问题。1958年转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撰有《宗喀巴传论》、《宗喀巴年谱》、《藏传因明》和《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等论文和专著。其对藏传佛教之研究以历史先后为序,分门别派,全面系统地进行阐述,认为“西藏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后在西藏发展起来的一个宗教”。其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基本奠定了我国藏传佛教史研究的基础。《藏传因明》一文则为《中国逻辑史》增加了新篇章,填补了一项空白。

猜你喜欢

  • 祭索罗杆

    又作“杆子祭”或“祭杆子”。旧时满族祭天仪式之一,为萨满教重大祭祀。分家祭与皇室、皇帝祭。家祭复分常祭与大祭。常祭每年春秋两次,择日致祭,仪式简单。大祭于冬至后祭祖的翌日举行,目的是祝全家平安、谢神保

  • 苻登

    343—394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86—394年在位。字文高。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族孙,苻敞之子。少而雄勇,及长颇览书传。初被坚封为殿上将军,迁羽林监、扬武将军、长安令。后坐事黜为

  • 理藩部

    清末掌管蒙古、新疆、西藏边疆少数民族及宗教事务的机构。清末实行新政,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由理藩院改置。并陆续调整该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三十三年,东北地区改置行省后,东三省总督下设蒙务局,

  • 安嘎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

  • 置顿官

    吐蕃管理驿站之官员。唐代吐蕃在各地设有驿站,以供传递军情、宣布政令、使臣往来之用。每百里一驿,亦有数百里者。从青海古莫离驿(青海湖附近)起,西南行至吐蕃山南之勃令驿,其间设驿站14处。每站设置顿官,主

  • 南凉烈祖

    见“秃发乌孤”(1084页)。

  • 毕尔呢

    一种发面饼。鄂温克语音译。20世纪初,面粉输入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从事畜牧业的鄂温克族地区,因其喜食酸性面食,便将白面发酵后不加入碱制成饼,用锅煎熟。食时,上涂“西米坦恩”(未加工的奶油)或奶油。

  • 后仇池国

    东晋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东晋太元十年(385),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曾孙※杨定从西燕逃回陇右,徙治历城(今甘肃成县西),置仓储于百顷仇池,召集氐、汉千余家,自号龙骧将军、平羌校尉、仇池

  • 口外五厅

    见“口外十二厅”(117页)。

  • 札兰章京

    清代蒙古官职名。也称参领,相当于满洲八旗的甲喇章京。有印务札兰与掌兵札兰之分,前者在印务处管理旗务,后者指挥监督旗的军务,督饬佐领办理地方事务。小旗设1名,大旗设2名,视每旗佐领之多寡而定。四等台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