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箕之役

箕之役

春秋时期狄人和晋国的一次战争。春秋前期,狄人遭到秦、晋的驱赶,向东迁徙,进入太行山及华北平原,以潞氏为首的赤狄联合白狄、长狄、众狄等建立强大的北狄国家,并不断与华夏诸国发生冲突。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狄人乘晋文公去世不久、秦晋在殽山(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大战之机,进攻晋国北方的箕邑(在今山西蒲县东北)。晋军在殽山击败秦军后,回师击狄,大战于箕。结果,双方损伤惨重,白狄的酋帅白狄子被晋大夫却缺(却成子)生擒;晋军著名的主帅、正卿先轸陷阵而死,被晋国视为三大奇耻之一(前有秦败晋于韩、楚败晋于邲之耻)。经此役,双方不敢恋战,力图求和,改善关系,以适应秦、晋、齐、楚等大国争霸的形势。赤狄君主潞子婴儿娶晋景公姊伯姬为妻,白狄亦与晋国暂时和平共处。

猜你喜欢

  • 黄教

    参见“格鲁派”(1807页)。

  • 蒙秦睑

    唐代南唐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近代人研究,疑为“蒙巂”异写。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至漾濞彝族自治县一带。由南诏王遣子弟镇守。参见“十睑”(8页)。

  • 依马都

    傈僳语音译。即贝壳卦。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占卜形式之一。“依马”是一种贝壳,为傈僳族妇女的一种装饰物。卜卦时由巫师取两枚依马放于碗中,并念咒语说:贝壳的正面表示吉,反面表示凶。然后将两枚依马拿起来掷于碗

  • 南苏城

    古地名。高句骊筑。因在南苏水流域得名。故址因对南苏水所在看法不同,众说纷纭:或依《辽史》苏州条指在今辽宁金县境内;或说在赫尔苏河(东辽河)流域;一说在辉发河上游;旧有说与苍岩城在今朝鲜顺川、殷山地,今

  • 后秦文桓皇帝

    见“姚兴”(1772页)。

  • 哥力各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文史籍称作古***台吉,因领有土默特所属达拉特部,故亦称打郎台吉、打喇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六子。驻牧于大同得胜堡塞外300余里处的垛兰我肯山后。在得胜堡与明互市。有子

  • 咸阳王抚滇功绩

    书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刊印。1卷。书首载有云南昆明县儒学教谕刘发祥序文。书中详述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及其子孙的治滇功绩。赛曲赤自至元十一年(1274)任平章政事,在滇6年,为

  • 论掣逋

    吐蕃官名。参见“论茞”(923页)。

  • 陆家扒

    清代云南泸水县秤戛区反封建土司的群众首领。秤戛区瓦丕大竹箩人。傈僳族。乾隆年间(1736—1795),与弟那底扒、妹扒斯巴、那哥妈,因不堪土司剥削压迫,发动群众起义,秤戛及碧江、福贡地区群众纷起响应。

  • 天赐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年号。404—409年,凡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