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英俄尔岱

英俄尔岱

1596—1648

清初大臣。满族。他塔喇氏。世居扎库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下营子赵家村西南伊尔登河西岸)。岱图库哈理孙,多罗额驸诺裔谟多子。初任佐领,隶正白旗满洲。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初,于萨尔浒(今辽宁省抚顺大伙房水库东南隅)败界藩(今辽宁省抚顺县李家乡境内界藩山)人来犯。后金天命四年(1619),破开原,斩降明蒙古将领阿尔布等。六年,破辽、沈,先后擢三等轻车都尉、二等轻车都尉。天聪三年(1629),转战北京、山东,驻守遵化,屡破敌军,以功擢一等轻车都尉。五年,初设六部,任户部尚书,聘多罗饶余郡王女为多罗额驸。以勤政务,任事敏断,贵而不骄,诚实和易,擢三等男爵。六年,以兼综众务,擢三等子爵。七年,出使朝鲜征粮。八年,从皇太极伐察哈尔。十年春出使朝鲜,逼其国王为皇太极上尊号,遭拒绝,夺路而归。崇德元年(1636)冬,从皇太极侵略朝鲜,奉命迫使朝鲜国王称臣。二年二月,师还,授议政大臣。十月,与马福塔再次出使朝鲜,封朝鲜国王。四年,授固山额真。五年,出使朝鲜。六年,从围锦州。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破李自成农民军,擢三等公爵。又以部务修举,擢二等公爵。五年正月,卒。

猜你喜欢

  • 水西宣慰司

    见“贵州宣慰司”(1655页)。

  • 哈达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因靠近明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又称南关。“哈达”满语意为“山”。因分布于今辽宁省西丰县哈达河畔(今小清河),故名。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今呼兰河

  • 元善

    540—599隋朝文臣。又名善住。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北魏侍中元叉孙,秘书郎中元稚舒子。少随父至江南。好学,通涉五经,尤明左氏传。及侯景之乱,归于北周。受周武帝优待,为太子宫尹,赐爵江阳县

  • 高鹗

    清朝作家。汉军旗人。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曾任内阁侍读、刑科给事中等官。乾隆五十六年(1791),与程伟元第一次将曹雪芹题名《石头记》的手抄本以活字版排印出版,更名为《

  • 八邻部民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至正七年(1347)九月,蒙古八邻部内哈剌那海、秃鲁和伯因不堪忍受蒙古封建主的压榨和奴役,率领本部蒙古牧民发动起义,截断岭北驿道,阻滞了驿站运输和使臣往来,后被镇压。

  • 大藤峡

    峡名。系指黔江流经广西武宣县勤马至桂平县弩滩地段。两岸高山耸峙,江水奔流直泻,江面横亘一大藤,以作桥梁,故名。一般又指今桂平、平南、藤县、金秀、武宣、贵县、象州等“磐��六

  • 阿琼南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在青海尖扎县。为青海地区古老之宁玛派寺院。历史上与今海东之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之智革尔贝宗,同称

  • 蒲鲜万奴

    ?—1233东夏国创始人。别名秃珠大石。女真族。蒲鲜氏。原为金尚厩司使。泰和六年(1206),以副都统从攻南宋,败宋军于溱水,断真阳路,以功晋爵一级。贞祐元年(1213),宣宗即位,擢咸平招讨使。次年

  • 把都儿黄台吉

    见“布延巴图尔鸿台吉”(473页)。

  • 舍人

    汉人为吐蕃之吏者,称为“舍人”。据《因话录》载:“每得华人,其无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辄黥其面。粗有文艺者,则涅其臂,以候赞普之命。得华人补为吏者,则呼为舍人”。这种舍人多通文墨,深得吐蕃信任,是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