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英努乎千户部落

英努乎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德县东南,东接今黄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乡,东北接黄南泽库县,南临黄河,西连同德县夏卜让千户部落。解放后与石藏寺所属之藏拉德、塔哇部落合并划为石藏寺英乎区今为同德县河北乡。相传为古代止贡噶举派丹增公保门徒阿太之子玉惹巾的后裔,原住黄南同仁一带,分上、下两部,上部从事畜牧,下部务农,因与黄河南蒙古各旗、藏阿柔、瓜什则等部落共同承担兴建石藏寺的费用,于乾隆五十一年后成为藏班智达香火部落和黄河南蒙古亲王外围部落之一。后从同仁迁至同德地区,并获蒙古亲王准许住牧于土默特苏木牧场,成为黄河南蒙古亲王管辖下石藏寺的香火部落,定居于石藏寺北。光绪四年(1878)石藏寺第五世藏班智达出生于该部之扎浪部落,至坐床掌管寺务时,见马步芳镇压藏族,求拉卜楞寺为后援,导致1941年马步芳屠杀该部事件,事后,该部及石藏寺势衰。

猜你喜欢

  • 弓月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元年(650),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称沙钵罗可汗,攻庭州,陷金岭城及蒲类县。次年,唐以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为行军大总管,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率秦、成、岐、雍府兵

  • 盘城

    见“锦州城”(2367页)。

  • 乙僧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乙僧为辽兴宗※延庆宫下之一抹里。

  • 拜见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

  • 赛喀纳

    ?—1688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布赛氏。初任典仪。顺治十四年(1657),授二等侍卫,擢一等侍卫。康熙九年(1670),授护军参领。十四年(1675),随抚远大将军信郡王鄂扎征察哈尔布尔尼,领兵率

  • 蛮峒

    见“峒蛮”(1646页)。

  • 即“驼鹿”(1554页)。

  • 嘎古

    解放前京族的一种社会组织。由村内名望高的长者组成。负责推选※翁村(村长),处理“翁村”遗留事务。拥有一定经济实权,可对部分公田山林行使支配权。参见“翁村”(1895页)。

  • 呷札

    参见“俄惹”(1684页)。

  • 霍罕

    中亚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又作浩罕。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即今鸟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浩罕。18世纪初鸟兹别克人以此城为首都建立浩罕汗国。乾隆二十四年(1759),霍罕伯克额尔德尼内附清朝。光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