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羌

西羌

①秦汉时对甘、青等地诸羌部落的统称。因居于中原王朝西部而得名。《后汉书》列《西羌传》记述其历史渊源和现状,更扩大了这一名称的影响。其本为“姜姓之别”。至※无弋爰剑亡入河、湟间,教之田畜,生产迅速发展,建立起强大部落联盟。秦汉时,著名部落有研种、烧当、先零、烧何、留何、封养、牢姐等。匈奴强盛时,部分受奴役。汉武帝开河西,隔绝羌胡,置护羌校尉领护。东汉时先零、烧当等不断起兵反抗,东汉政府出兵镇压后,被强迁居于陇西、汉阳、安定、北地、三辅等地,与汉人杂居,但原居地仍有大批部众。 ②东汉时原居羌中地区诸羌部落的名称,与内迁羌人“东羌”对应。参见“”(1139页)。

猜你喜欢

  • 奉天开基建国桂王

    环州起义首领区正辞的封爵。参见“环州起义”(1277页)。

  • 海迷失

    ?—1252元定宗※贵由皇后。又作斡兀立海迷失,“斡兀立”实为部名,即斡亦剌氏。部长※忽都合别乞之女。《元史》称三皇后。定宗三年(1248)汗死,称制监国。以先汗窝阔台尝言皇孙失烈门“可以君天下”(《

  • 大隔蔑

    “隔蔑”,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大隔蔑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是宫下另有一抹里名“小隔蔑”。

  • 历代户口制中规定的人丁年龄层次之一。参见“老”(686页)。

  • 朵思忒马黑麻

    ?—1468或1469※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也先不花汗之子。1462年,父卒,继位,因羽奴思在汗国西部自立为汗,仅统治汗国东部。好战,在位期间,屡扰周邻诸地,掠夺财富

  • 土僚

    部分壮族旧称。自称布土,亦称土佬,意为“土人”,或“土著僚人”。分布于今广西、云南等地。元、明、清时,滇东南有花土僚、白土僚、黑土僚之分。以农耕稻作、击铜鼓、椎髻跣足、嗜犬肉、行犬祭等为共同特征,部分

  • 马哈木

    ?—1416明代初期瓦剌族首领。15世纪初,与太平、把秃孛罗分领瓦剌诸部,屡与东蒙古鬼力赤、阿鲁台等作战,争取对整个蒙古的统治权。永乐六年(1408),遣使至明廷贡马,并“请印信封爵”。次年,受明封为

  • 克锡克腾

    见“克失旦”(986页)。

  • 麻耳亦囊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明《边政考》作马儿黑纳。《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玛尔噶朗,是浩罕国四名城之一,为该国故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马尔格兰。乾隆二十四年(

  • 天马关

    参见“八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