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东部。全长814公里,经内蒙古境内约450公里。西源从西南流向东北,至海流图附近与西拉木伦河汇合,称为西辽河,自西向东横贯科尔沁草原。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泥沙含量较大,为仅次于黄河的“浑河”。支流有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等。明清时期蒙古科尔沁部曾在此河中游沿岸游牧。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东部。全长814公里,经内蒙古境内约450公里。西源从西南流向东北,至海流图附近与西拉木伦河汇合,称为西辽河,自西向东横贯科尔沁草原。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泥沙含量较大,为仅次于黄河的“浑河”。支流有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等。明清时期蒙古科尔沁部曾在此河中游沿岸游牧。
见“卜寨”(18页)。
895—948五代后汉皇帝。947—948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唐奠基者※李克用列校刘璜之子,生于太原。初事后唐明宗李嗣源,寻转为石敬瑭(后晋高祖)牙门都校。力助石敬瑭举兵反后唐,为北京马步军都
?—316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嘉平二年(312),封勃海王。又拜大将军。建元二年(316),被郭猗、靳准诬陷与皇太弟刘乂共谋作乱。以中常侍王沈矫弄诏旨
见“粆离尀”(1944页)。
我国佤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佤族有351974人(1990),分布在我国云南省的沧源、西盟、孟连、澜沧、双江、耿马、镇康、永德等县。国外的佤族主要分布在缅甸境内。佤语有如下特点
赫哲族民间抒情乐曲。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常用此曲调即兴填词,用来歌颂美丽富饶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山水、物产、风光的热爱情感。
见“曲弥万户”(787页)。
见“者列帖卫”(1349页)、“者帖列卫”(1349页)。
清代带有红缨的满族男帽通称。因早期男子礼帽顶披红缨故名。源自金代女真,元代蒙古人也有戴者。《大明一统志》卷89有生女真帽缀红缨的记载。满族礼帽有暖帽、凉帽之分。冬春多戴毛皮制暖帽,也称毛皮帽;夏秋多戴
战国时楚国官名。掌管昭、屈、景三姓王族的谱谍,主持宗庙祭祀典礼。屈原曾任此职,后人以此为屈原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