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安城

长安城

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位于陕西省渭河平原中部、渭河之南、秦岭以北。 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南岸,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早从公元前1162年起,先后有不少王朝在此建都。西汉高帝七年(前200),自栎阳迁都于此。惠帝时(前195—前188在位),修筑城垣,周65里,开城门12,内设3宫、9市、8街、9陌、160里巷。此后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均曾都于此。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诸族大批内迁中原,匈奴赵氏前赵、氐族苻氏前秦、羌族姚氏后秦、拓跋鲜卑元氏西魏、宇文氏北周,皆定都于此。北周武帝宇文邕由此出兵征北齐,统一北方,为隋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②一名大兴城,即今西安城。隋开皇二年(582)始筑,三年,隋文帝迁都于此。唐都长安盛极一时,不仅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唐王朝与周边诸族及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贡使商队络绎不绝。唐末黄巢、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政权也定都于此。明、清为西安府治。1928年设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成为以机械及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名胜古迹很多,有碑林、大雁塔、小雁塔、半坡博物馆、秦始皇陵及秦俑博物馆、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大清真寺等。

猜你喜欢

  • 庙仓

    蒙古寺庙财产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寺庙公共念经收入、施主的布施、化缘所得,包括土地、牲畜及其收益和寺庙的各项支出等。一般设※德木奇主之。下设※尼尔巴,尼尔巴下设翁卜,各有专司。

  • 吾都里

    地名。又名斡朵里、鄂多里。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牡丹江与松花江会合处马大屯。元时曾在此设置斡朵怜军民万户府,为女真水达达路所辖五个军民万户府之一。建州女直先世居此。元末明初,清太祖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

  • 尕玛拉德

    明代青海玉树囊谦根蚌寺住持。藏族。第十五代囊谦王洛周加宝之弟。万历三十二年(1604),赴藏拜见黑帽系十世活佛却英多吉,被承认为“功德自在宣抚国师”。兄洛周加宝卒,摄王位。因康区白利土司顿悦多吉捍卫本

  • 平越府

    府名。明置。古为黎峨里。元为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卫,十七年(1384),改为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置府,属贵州。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领州一:黄平;县四:

  • 亚东商埠

    西藏亚东地方开设之通商市场。光绪二十年(1894),根据不平等的中英藏印续约开设,清朝准英、印政府于此驻扎商务委员,准英商自边界至亚东自由往来与租赁货栈,英人在此有治外法权。清于亚东设靖西关,以限英人

  • 虎必来

    见“忽必来”(1486页)。

  • 禾竿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亦称“禾积”。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记载:“乡里人家以上元前日束藁如纛状,包禾黍稷粟之穗,又悬木棉花冒于长竿之首,建屋旁,张索

  • 永昌南窝布朗族起义

    元延祐五年(1318),云南永昌(今保山)南窝布朗族阿都众、阿艮等率众起义,杀镇将,夺驿马。云南省遣参政汪申奉右丞朵尔只前往镇压,官兵所到之处,肆意杀掠。次年五月,义军因寡不敌众,避走箐楼,阿艮降,余

  • 布努语

    我国自称“布努”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20多个县的部分山区,贵州省的荔波、云南省的富宁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有26万。布努语的特点有:没有浊闭塞音声

  • 甘丹康萨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北,小昭寺西南。原为拉萨地方首领顿珠结布之官府。其孙甘丹才旺于康熙二十年(1681)赴阿里驱逐克什米尔人入侵后居此,遂有甘丹康萨(府邸)之名。后为郡王颇罗鼐及其子珠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