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

?—645

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又称李思摩、思摩。阿史那氏。咄六设之子,※启民可汗染干从弟。唐朝扶立之东突厥可汗,称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隋开皇(581—600)末,启民可汗附隋南下后,被碛北诸部奉为可汗,及启民可汗北还,仍去可汗号。历仕始毕、处罗、颉利三可汗,均任夹毕特勤。唐武德七年(624)八月,与突利可汗奉使赴唐议和,面见高祖李渊,表示愿与唐分踞中原、漠北,互不侵犯,“子子孙孙,永为蕃附。”受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与颉利可汗同为唐军俘获,以忠贞不贰,一心追随颉利可汗,受太宗褒誉,授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封怀化郡王。十三年(639)八月,受封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赐姓李氏,统突厥旧部,居于漠南,建牙定襄城(今山西大同),以大碛为界,北与薛延陀相接。以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左、右贤王,佐之。十八年(644),因受薛延陀侵犯,部众相率离散,复请迁部于胜、夏二州间,本人轻骑赴京,愿留宿卫,授右武卫将军。次年,随太宗东征高丽,中流矢,太宗亲为吮血,传为佳话。同年卒于京师,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

猜你喜欢

  • 西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因分布于室韦区域之西部而得名。其位置诸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有详略之别。一般指其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说在呼伦湖(池)至根河一段的额尔古纳河附近,一说还包括黑龙江上游地区。今有人认为,

  • 吐蕃天子功德布施录

    敦煌佛教文献。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系官员奉命代吐蕃赞普向沙州寺院做功德放布施之文牍。其内容是:“牛年仲春四日,吐蕃天子做功德,经常所献供品是:于沙州寺院布施油灯。于沙州普光寺,四日晚,寺户杨当、

  • 齐默特色木丕勒

    1874—1942近代蒙古王公。光绪二十三年(1897) 3月,袭札萨克辅国公爵位。二十四年,向清政府献银两。二十八年(1902),任哲里木盟副盟长。三十一年(1905),升盟长兼兵备。三十二年封镇国

  • 色埒库勒

    即“色勒库尔”(845页)。

  • 傣医

    傣族传统的医药科学。有悠久历史,民间多由不脱离农业生产,懂得医药知识的“摩雅”(傣医)于劳动之余采药制药,为人治病。诊断方法与中医相仿,亦分望、闻、问、切等步骤。所用药品具有明显地理特征,药源包括当地

  • 龙会

    西晋时焉耆王。焉耆王※龙安之子。母为西邻※狯胡之女。少而勇杰,立为世子。因其父曾遭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王白山所辱,受父遗命,于即位后袭灭白山,据其国。遣子龙熙归本国为王。有胆气筹略,霸西域,葱岭以东

  • 白布克库达

    解放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柯尔克孜语音译,意为“幼年订婚”。一般在儿童刚长至三四岁左右时,即由双方父母或氏族首领包办订婚。订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财物和牲畜做聘礼。解放后已逐步被淘汰。

  • 兰皋戍

    在今甘肃康县境。为氐人所筑,北魏置戍。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北魏裴方明等攻后仇池国君杨难当,难当遣苻弘祖守于此。元徽四年(476),武都国君杨文度遣弟龙骧将军杨文弘伐仇池,破戍兵于此。南齐建武二

  • 拓跋推寅

    鲜卑拓跋部首领。东汉初,乘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草原空虚之机,率众从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一带,南迁至大泽(今呼伦池)附近。因其地虽广阔但多沼泽,遂谋更南徙,未行而卒。道武帝天兴(398—404)初,追

  • 治夔离

    契丹语,意“万岁”。辽道宗清宁四年(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奉使契丹的宋吏王易于《燕北录》中记:“治夔离,汉语万岁也。”为番汉臣僚见皇帝、太后时齐呼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