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集。清赵冬阳编。二卷。此书二卷,一册,有注释,专选唐人应试诗。有康熙五十四年(1715)桐村书屋刊本。
【介绍】:赵嘏《洛中逢卢郢石归觐》诗颈联。二句勾画早春景致。出句写乍暖还寒时,春山生机萌动而冬雪犹残之景,运笔精细,炼字佳绝。对句写春水裹冰而流情形,绘声绘色,生动传神。
战国时,楚国三闻大夫屈原忠君爱国,遭谗被放逐江南,“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自沉汨罗以死。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投汨”为典咏叹屈原之死或抒发忠臣贤士遭谗伤时之情。
即郢中客。亦代指歌手或诗人。姚合《咏雪》:“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
诗歌流派。一称“新乐府运动”。该派兴起于中唐时期,主张诗歌要为君、为民、为时、为事而作,要直接干预政治。在创作上,继承《诗经》和汉乐府讽谕比兴传统,和杜甫反映现实、“即事名篇”的精神,大力从事新乐府创
【介绍】:道士。生活于玄宗至代宗时,与刘长卿同时。《全唐诗》存诗1首,该诗又归于刘长卿名下,诗中有句云“谢客久已灭”,可知为刘悼谢之诗,《全唐诗》误作谢诗。
①高耸貌。杜甫《鹿头山》:“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②挺拔貌;直立貌。元结《说洄溪招退者》:“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温庭筠《夜宴谣》:“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③遥远貌;长久貌
东汉初年,刘林曾劝说光武帝刘秀掘开黄河,淹灌河东的赤眉军,并称“百万之众可使为鱼”。见《后汉书·光武纪上》。后用以指杀伤众多。杜甫《草堂》:“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zhuó)依靠;依附。高适《东平路中遇大水》:“农夫无倚著,野老生殷忧。”杜甫《遣闷》:“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时人。大和中进士及第。曾游池州。《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