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后因以“班氏庐”指隐者之居室。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亦作“班生庐”。丘丹《奉酬重送归山》:“猥蒙招隐作,岂
见《陈伯玉诗集》。
【介绍】:①(全)杜甫宝应元年(762)在成都作。仇兆鳌曰:“此说少年意态神情,跃跃欲动。”(《杜诗详注》卷十)又引胡夏客曰:“此盖贵介子弟,恃其家世,而恣情放荡者。既非才流,又非侠士,徒供少陵诗料,
【介绍】:李冶作。见《寄校书七兄》。
即子陵滩。戴叔伦《闲思》:“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
【介绍】:李贺作。见《听颖师琴歌》。
《汉书·田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因以喻指一旦恰逢机遇而得致显贵。李白《鞠歌行》:“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贵如有神。”
【生卒】:?—90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禹川。宿州符离(今属安徽)人,郡望瀛州河间(今属河北)。排行三十四。张仲素孙。初应进士试,不得志,遂隐居学纵横术以干时。乾符中,枢密使杨复恭荐为太常博士。累
【介绍】: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写于成都草堂。诗人以欣喜的心情描写了这场应时而落的春夜细雨。“知时节”、“潜入夜”、“细无声”,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夜细雨的特点,可见作者对事物观察之
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形容边塞荒凉和征战之苦。后因以“饮马窟”喻指寒冷荒凉、战火频仍的北方边境地区。杜甫《北征》:“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