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宿扬州

宿扬州

【介绍】:

李绅作。这首七律以刚健潇洒之笔描绘着秋日暮色中扬州城那迷人的风貌——烟波浩渺、鸿雁悲鸣、枫叶如丹、灯火闪耀、星光明灭……水上岸边、天上人间,一一被诗人收在笔端,令人驰魂夺魄、逸兴遄飞。末尾以隋炀帝造迷楼之典作结,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对统治者大兴土木、耗费民力物力的唾弃与嘲讽。

猜你喜欢

  • 宋言

    【介绍】:唐代辞赋家。字表文,初名嶽。生卒年、籍贯不详。约会昌末至大中初开始应试,近十举不第。大中十二年(858)始进士及第。官至侍御史。工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宋言赋》一卷,已佚。《全唐文》

  •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介绍】:岑参作。天宝八载(749),作者离开长安,与返回安西的宇文判官同行,赴高仙芝幕府任职,途经陇山时写下此诗。诗写作者鞍马风尘暮宿陇山时,呜咽陇水和月夜松风引起的思乡之情,但更着重地表现了作者决

  • 青袍白马

    ①《南史·侯景传》:“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景涡阳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及是皆用为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马,青丝为辔,欲以应谣。”后因以“青袍白马”指乱臣贼子。杜甫《洗兵马》:“青袍白马

  • 云澹水容夕,雨微荷气凉

    【介绍】:韦应物《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诗句。水容,水的样态。二句从动、静、仰视、俯视等多角度地描写傍晚泛舟南塘时的所见景色,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散淡心怀。

  • 西塞山下作

    【介绍】:韦庄作。诗当为昭宗大顺元年(890)秋冬之际,诗人舟行长江经西塞山下时所作。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长江边,三国时东吴江防要塞,历代诗人多所吟咏。诗先写所见江水之蔚蓝和山势之峻峭,后称美西塞山

  • 二张集

    合集。唐张说、张九龄著。明高叔嗣辑。四卷。辑者先曾获得明抄阁本《曲江集》,刊传之;后又获写本《燕公集》,因合刻为《二张集》,录二张诗赋各二卷。有明嘉靖十六年(1537)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 终然

    纵然。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终然备外饰,驾驭何所益?”

  • 孙岘

    【介绍】:五代诗人。字文山。南康(治今江西赣州西)人。生卒年不详。南唐时曾为郎中,与徐铉友善,徐有《文彧少卿文山郎中交好深至》诗。中主时,辟虔州节度掌书记。《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马令《南唐书》卷七

  • 七子

    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称建安七子。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之一:“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

  • 王毂诗集

    诗集。唐王毂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毂诗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王毂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毂诗》三卷。明清时未见刊行,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