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寒食

寒食

【介绍】:

①(全)卢象作。寒食,传统节令名,在清明的前一天。相传春秋时,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其股腕之肉为重耳充饥,并帮助重耳返国为君,即晋文公。文公登基后遍封功臣,竟忘了封子推,子推怨恨,乃作《龙蛇之歌》,隐居绵山。文公悔悟,遣使求之,子推坚辞不出,文公令放火烧山逼其出仕,子推竟抱树被焚而死。人们同情介子推之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卢象于安史乱中为叛军所获,被迫受伪职,乱后因此而遭贬,心中郁积难平,乃借古人酒杯,以浇自己之垒块,赋此诗以泄其怨愤之情。②(全)孟云卿作。寒食,节令名。此诗前二句将二月江南繁花满枝的美丽景色与羁旅他乡的窘迫境遇相对比,见出悲苦难堪之情。后二句更由习俗之寒食禁火,联想到贫居之往往断炊,揭示出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突出了悲剧气氛,其中寄寓着深切的不平。诗借题发挥,构思巧妙,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因而成为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贺裳评曰:“孟《寒食》诗最佳,‘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正可与韩翃诗参看。”(《载酒园诗话又编》)③(全)韩翃作。一作《寒食日即事》。寒食,节令名。此诗描绘寒食节景象,首二句写寒食之日花满长安、柳枝低拂的动人春色,以“无处不”的双重否定句式,渲染出整个长安的热闹繁华。三四句按时序写至暮色苍茫时,宫中宦者骑马传烛,皇上以榆柳之火赐于近臣。“五侯”二字寓意深切,当喻指恃宠弄权的宦官。吴乔曰:“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围炉诗话》卷一)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当时驾部郎中知制诰缺额,中书省提请御批。德宗提笔曰:“与韩翃。”但因这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再以二人同进,德宗亲书《寒食》诗,批曰:“与此韩翃。”可见,韩翃此诗当时即有盛名。

猜你喜欢

  • 陆善经

    【介绍】: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开元间预修国史、《开元新礼》、《唐六典》等。曾任集贤学士。天宝间官至国子司业。天宝三载(744)后数年间卒。《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首。

  • 真娘墓诗

    见《虎丘题真娘墓诗》。

  • 将归山

    【介绍】:姚合作。诗人身居闹市,心却感到无限寂寞,豪门富户灯火辉煌,饮酒作乐,俗不可耐;自己食不果腹,只好以药充饥,苦不堪言,所以打算回山中过活,在城里也没什么至交好友送行,只与僧人道别。末句“闻道旧

  • 淅淅

    ①象声词。风、雨、水流、物体摩擦等声。杜牧《秋浦途中》:“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浦。”②寒冷貌。孟云卿《伤怀赠故人》:“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③即《淅淅盐》。乐府《近代曲》名。元稹《答姨兄胡

  • 杜甫诗译析

    胡汉生编著。三秦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19万字。收入《唐宋诗文大家今译丛书》。为了促进杜甫诗歌的普及、欣赏和研究,作者编选了杜诗110首,按诗体、写作时间排序,并作了注释和译析。注释参照了不同注

  • 掷金

    犹掷地文。钱起《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六义惊摛藻,三台响掷金。”参见“掷地文”。

  • 李频

    【生卒】:?—876【介绍】:唐代诗人。字德新。睦州寿昌(今属浙江)人,一说当为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少秀悟。及长,与方干友善。以姚合有诗名,不惮千里求其品第。合以女妻之。大中八年(854)进士及

  • 送孙泼赴云中

    【介绍】:韩翃作。作者一作韦应物,题为《送孙徵赴云中》,见《全唐诗》卷一八九。云中,唐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诗送孙泼赴边抗敌,前六句叙写他英武非凡,名播塞上,后六句拟写其一战得胜,凯旋而归,字里行间

  • 南京

    地名。即今四川省成都市。唐安史之乱,玄宗奔蜀。肃宗至德二载(757),将蜀郡改为成都府,因其在长安南,故号称南京。上元元年(760)又罢。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南京乱初定,所向邑枯槁。”

  • 罗邺诗集

    诗集。唐罗邺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罗邺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作《罗邺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罗邺诗》一卷,《唐才子传·罗邺》谓“有诗集一卷,今传”。有南宋临安陈宅书籍铺《罗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