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动,行动。权德舆《书绅诗》:“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
(—cēn)同“参差”。不齐;差错。韩愈《孟生诗》:“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
折桂。喻登科及第。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①晋怀帝永嘉六年,匈奴贵族刘聪攻陷京都洛阳,俘获怀帝,士族百官纷纷渡江南逃。后因以“永嘉”指丧乱之时。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成阴怅然怀古偶题》:“风俗太伯余,衣冠永嘉后。”②地名。在今浙江
①指东汉陆绩。或用为咏橘之典。李峤《橘》:“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参见“陆绩”。②指晋陆云。亦称美有文采者。钱起《送河南陆少府》:“云间陆生美且奇,银章朱绶映金羁。”参见“陆云”。
询问渡口。语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后常用作奔波求仕之典。高适《鲁西至东平》:“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孟浩然《仲夏归南园寄京邑耆旧》:“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
【介绍】:字羽光,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弟韩偓为晚唐著名诗人。乾宁年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后任金紫光禄大夫、行御史中丞、上柱国,因傲视朱全忠而贬棣州司马。《全唐诗》存诗1首。
据传为东汉剡县人,曾与刘晨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居半年,归家时世上已为七代矣。后因以“阮肇”为咏求仙问道之典。韩偓《梦仙》:“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参见“阮郎①”。
赶鸡。比喻出任地方官。语本汉荀悦《申鉴·政体》:“睹孺子则驱鸡也,而见御民之方。孺子驱鸡者,急则惊,缓则滞。方其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南;方其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北。迫则飞,疏则放,志闲则比之,流缓
相传晋代兖州刺史宋处宗曾买一只长鸣鸡,十分珍爱,常养在窗间,鸡能作人语,与处宗辩论,终日不止,宋处宗的辩论之才因此大增。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因以“谈鸡”咏鸡。钱起《秋夜作》:“窗中间谈鸡,长夜